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612):【董得】第九期:万事俱备,东风已到(上)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11-24

以下是音频内容,收听电台请点击链接:


董宝珍电台(612):【董得】第九期:万事俱备,东风已到(上)


以下是文字内容:



摘要:


1、命运级财富大分配=极限低估+基本面反转+资金涌入+预期反转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资金,东风来了吗?

3、非比寻常必有妖,看四个怪现象

4、V型反转的两种可能性,哪种可能性大?


尊敬的各位董得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是董得第9期,在这一期里,我想和大家谈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问题,所谓抽象就是说一个公司的股票发生估值修复,它需要什么样的逻辑条件?在什么样的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它在接下来必将要发生估值修复。另外当逻辑条件具备的时候,什么样的具体的条件的出现,将使得估值修复在现实的眼前发生?



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就是我基于长期的安全边际的投资实践和思考所形成的一个理论总结:我认为任何一次估值修复它都需要两大类的条件:


第一类是逻辑依据,第二类是现实条件。


逻辑依据作为一个内因,现实条件作为一个外因,推动估值修复现实化。以银行为例,对于中国银行业此时此刻,他实际上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极限低估 +基本面反转 +资金涌入 +预期反转,这四大条件都已经具备,或者保守一些说已经绝大部分都具备了,尤其是前两个条件,极限低估和基本面反转。我把中国银行股的极限低估和基本面反转,视为银行股估值修复的内在逻辑依据,是内因。实际上任何一次估值修复的发生都是以这两个条件为前提的,没有极限低估,没有基本面反转,估值修复在逻辑上都不能发生。


当极限低估和基本面反转同时具备的时候,估值修复得以发生的逻辑条件和内在依据,就具备了。目前我们说中国的银行股是铁板钉钉,具备估值修复的逻辑条件,一个逻辑上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它在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发生,需要一个现实化的具体的条件,具体的条件是什么?对于一个逻辑上估值修复可以发生的股票,它现实的出现估值修复的具体直接的条件是什么?很简单,世界上所有的估值修复,所有的股价上涨都是拿钱买起来的,所以估值修复得以现实化,一定是需要依赖于资金的涌入,资金的买入。


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论证中国银行股在具备了极限低估和基本面反转之后,实际上他连资金涌入的条件也已经具备了,而且是在大家不知道的情况下,误以为没有具备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为了论证中国银行股已经出现了资金的大规模涌入,我们先来看一些蛛丝马迹。大概在一周多时间以前,国内的著名的一个余额宝基金管理公司叫天弘基金,专门约我在天弘基金的直播平台上向40多万听众讲了一期银行,到达天弘基金之后,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了一下为什么要搞这次银行的直播,因为他们认为现在应该是从广泛的估值的角度上面,是有必要给那些基金的认购者们讲一讲中国的银行股。所以这个事件他实际上也折射出一个更大的背景,他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来搞直播,这是一个事情。



第二个事情就是有一些投资机构过往都没有啥联系,但是近一段时间在国庆节之后,陆陆续续通过各种渠道都跟我有所联系,说咱们一起吃个饭,聊一聊,我也问为啥要聊,聊什么,大家说是想聊聊银行,实际上我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天天跟社会上的人吃吃喝喝,所以我也一般不去这些饭局,但是我也知道他们开始关注过去他们不关注的银行股,现在的中国银行股的形势: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所谓万事俱备就是中国银行股基本面反转是铁板钉钉的。


关于为什么中国银行业基本面铁板钉钉,董宝珍的老关注者应该知道,我从2018年就开始论述,我在这里也不赘述了。最近几天我发布了一篇长达1万多字的文章,叫做凌通盛泰三季报:十年低估总兑现。这篇文章详细的论述了在基本面上为什么说已经发生了战略性大反转,从而奠定了估值修复的基础条件。这一篇十年低估总兑现的文章发布在我的微博,也发布在凌通价值网,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发布之后很多人看完以后都说全懂了、明白了,有的人还说是我收藏了,因为什么要收藏?“因为我想给我儿子长大的时候看”,这篇文章,他们认为很有价值,大家都可以去看,至少在论述基本面上很多人明白了,我在这里就不再论述了。



我在这里要论述的是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东风当然是资金了,当然是资金买入,目前来说东风也已经来了。怎么说?刚才我说的那种现象其实都是东风来了的表象,现在我展示一个更加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不仅东风来了,而且东风来势非常之猛。可能在香港资本市场上,从三季度开始有数千亿的资金涌入中国银行股,这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之后,反反复复思考各种可能的原因后得出的。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大家看一下,这个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现在在屏幕上所看到的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过去一段时间的走势,大家可以看到从三季度开始,银行股在七月猛然上涨了10%,在上涨10%之后,他就走出了几十颗阴线持续下跌。三个月从7月初到10月国庆节前后,三个月的时间里,香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的股价平均跌幅30~40%,跌幅非常之大,而且中间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弹,单边持续下跌,而过了国庆节以后,在持续快速下跌,三个月跌幅30%之后,这些内地银行股的股价又直截了当一个旱地拔葱,一个鲤鱼打挺,用快速的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又涨了百分之三四十,把大坑给填住了,最后成了一个V型走势。


这个现象很奇怪,首先它作为一种事实,另外这个现象很奇怪,所以我对这个现象一直想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这也是一个投资者要注意的,你要有好奇心,你要观察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我们说香港内地银行股在三季度到国庆节前后的走势就极为不正常,他很难用任何常识性的东西来解释,对于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就需要深刻的追根溯源,我看到以后就想解释它的原因,第一个解释:希望通过基本面上寻找到它先跌后涨的原因,如果说这个原因是基本面上的问题引发的,那么就应该在财务数据银行基本面数据中找到在三季度发生了某种衰退,负增长,某种经营困难,于是我翻开了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把三季度末的经营数据和二季度末进行的对比,发现香港市场上内地银行股急速下跌百分之三四十的同时,实际上这些内地银行股的基本面经营数据与二季度相比,不仅没有明显的衰退,反而有好的变化。



我们看6大国有银行的收入数据和净利润数据,进行了三季度与二季度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从净利润增速来看,6大国有银行的净利润增速通通比二季度末好转。尤其是邮储银行,为什么我单把邮储银行拿出来,因为邮储银行在香港市场上跌幅最惨了,他三个月时间跌40%之后,又马上一个鲤鱼打挺反转,但是在股价这么快速急跌的过程中,其实你看一下邮储银行净利润在二季度末负增长9.9%,到三季度末负增长2.6%,它是好转的,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它的收入增长速度也大体维持跟前半年的接近,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不正常的香港内银股的走势后,又看到了第二个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这种股价的不正常走势无法在基本面上找到理由和依据,也就是说这些持续大幅下跌的内银股,它在基本面上根本就没有恶化,反而在保持基本稳定情况下有所好转,所以怪事接二连三,下跌很奇怪。




第二个更奇怪是跟基本面没有关系。再往下看,你看它的拨备覆盖率也是银行业基本面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拨备覆盖率也没有什么变化,你看最跌幅最惨的邮储银行,它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比二季度拨备覆盖率还上升了三个百分点,它的股价就跌的那么惨。你看邮储银行这就是我展现出来的,香港上市的邮储银行三个月跌40%之后又持续上升,他总是跟基本面完全没有关系,非比寻常必有妖,你这个搞研究者,你一定要观察异常现象,往往是在异常现象中包含着重要信息。



因此好的研究者、好的投资者要对异常现象有警觉与敏感,千万不要视而不见,异常现象如此之多,一定要给他找到一个原因。第三个事实是在前两个怪异之后,进一步觉得这个问题非有一个答案不可,而进一步的追问,我还发现一个极为怪异的走势。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工商银行,他在A股和H股上股价走势的对比,你可以看到在7月之前,工商银行的A股和工商银行的H股走势几乎100%趋同。没有任何背离,但值得高度重视的就是7月之后,工商银行的A股走势与H股走势完全不一样了,判若两股,完全不一样。我们看H股走势,简直就像断线的风筝,一头扎到地狱里,A股走势它相对的一直是稳定,这个是非常奇怪的。我请各位“董得”的观众们把所有H股银行和A股进行对比,工商、中信、民生这一竿子大部分大下一个错别字型中信银行都是两地上市的,你会发现这些银行在前半年A股和H股的股价走势是趋同的,到后半年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




你看现在这是邮储银行,邮储银行在H股上面跌了40%,你看前半年邮储银行A股和H股的股价走势大体一样。然而到了三季度之后,邮储银行的A股和H股走势那简直完全不一样,你看H股它跌一个地狱,挖了个大坑,但是A股相对的稳定,这种现象观众们你自己去找一下那个数据,拿出来比,普遍存在,这就是第三个怪异的事实,非比寻常必有妖,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因为价值发现就是要发现不正常的现象,通过研究不正常事件背后的原因,找到别人没有意识到的未来的变化的先机。先人快了一步,这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我们找到了三个很难理解的不正常现象。



第四个不正常现象是什么呢?我又把香港上市的内银股和香港上市的内地保险股的走势进行了对比,因为无论是内银股还内地保险股,他们都依托于内地的政治经济环境,整体都属于大金融范畴,所以他们的走势大体上是相同的,这个逻辑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我们把内地保险和内地银行放到一张K线图上进行对比的时候,发现同样出现了2020年前半年内地银行和内地保险股在H股上的走势,是趋同的,几乎完全趋同,因为它都是大金融,又是依托了相同的政治经济环境。然而到了7月以后,内地银行股和内地保险股在H股上走势再次分道扬镳,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和背离。


内地银行股整体一头向下挖一个大坑,在坑里也没待多久,然后马上就起飞,我用的是起飞,实际上就是起飞,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又上涨了百分之几十。这种怪异的现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不能不追问为什么。如果你不追问,你就有一点麻木。



总结,怪异的现象肯定与基本面无关,由于与基本面无关,股价上的走势找不到基本面因素,那一定是在市场层面。


市场层面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市场情绪大家恐慌,因为现在的现象是H股股价在7月份之后马上下落地狱了,然后又上涨,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现象找不到基本面依据,我们就理解为是情绪先在三季度崩溃式恐慌,然后恐慌就会大跌。然后到了国庆节之后恐慌消退,然后马上就恐慌消退,估值修复,这个也是可以解释的,有经验的投资者都能理解这个道理。



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呢?就是说他也不关乎市场恐慌,有资金操纵,它目的是什么?因为它这是长期十几年的大的低估值区间的资金操纵,资金大规模、大力度的打压,意图在于利用打压制造恐慌,掠夺廉价的底位股票,就这两种原因。


做过投资久了的人应该知道:要么是基本面真有利空,要么就是基本没利空,由于某个无关的事件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就是出现了咕咚来了:树上掉下一个一个东西掉到水里了,发出咕咚的声响,猴子们吓的夺路而逃,大喊咕咚来了,最后搞的一个自我惊吓,资本市场上常有这种现象,有可能是这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有资金打压,进来了,然后底位制造急速下跌,抢夺廉价的股票。


在排除了基本面因素中就只有这两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可能性更大?我们就先看一下是不是市场情绪出现了咕咚效应。


下面我们通过论证发现不是市场情绪恐慌,不是恐慌,是什么?是资金进行打压,打压的目的是抢夺底部的股票。现在来论证为什么不是市场情绪,因为不是市场情绪,那就剩下资金了。


现在我就把结论抛出来,香港市场内银股那种怪异的走势与情绪无关,与咕咚无关,不是咕咚引发的群体性恐慌,是资金进来了,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主交流的,万事俱备,东风已到。基本面超级低估 +战略反转,内在的估值修复逻辑依据具备以后,它一定是最终现实化的估值修复,一定是拿钱买起来的,钱到了,为什么?下面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