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498):损银行补实体既不正确,也不了解国情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04-20

欢迎收听董宝珍电台本期节目:董宝珍电台(498):损银行补实体既不正确,也不了解国情,点击左边标题链接即可收听。

我认为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将受到三个变量的影响,第一业务量;第二利润率,就是息差;第三就是银行特有的不良率,就这三个指标。


业务量现在不需要论述,中国乃至全球的政策是加大金融对实体的支持,以对冲因为疫情导致的实体停摆,所以银行业务量一定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


息差市场主流认知是,因为中央说了要给实体经济肩负,所以都认为息差会下降,但我认为息差至少会稳定(国有大行可能会降)。如果主观压低息差容易走向可怕的金融和实体双崩溃。


疫情发生后欧美国家都有救助政策,美国无限量的QE宽松,欧洲十几个国家合计准备了几万亿欧元的政府资金救助企业,欧美政府直接拿钱收购企业的股权或者收购企业的项目,企业用自己的股份合作经营项目从政府手里换到钱,弥补自己的经营成本,保证产业链不断裂。欧美政府直接拿钱通过购买企业股份方式向企业输入流动性,没有如中国通过银行大规模向企业放贷纾困贷款输入流动性。在中国政府本身不出钱,是银行出钱给企业发放纾困贷款。中国模式在欧美为什么没发生?这要回到08年,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银行业的息差立即飙升到3%点多,因为美国银行是私人企业,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还款能力下降风险上升,所以私人银行从自己局部利益出发,会快速提高利率,欧美私人银行绝对会在疫情和金融危机背景下降利息。下图是摩根大通在08 金融危机期间提高息差的数据: 

在欧美的私人利益高于一切,公共利益不能凌驾于私人利益之上的文化和制度之下,银行在危机来临会收紧贷款,提高利差,这是欧美私人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必然,欧美政府没有权利和办法让私人银行以低利息纾困企业,他们做不到。于是欧美国家的纾困政策只能是,政府拿几万亿直接回购企业的股权,企业拿到政府提供的钱,支付各项成本。


比较这两个模式,中国通过银行发放纾困贷款模式效率更高。因为政府把钱交给企业,企业把股权交给政府很复杂。中国通过银行向实体输入纾困资金,时间很快手续简便。政府本身不向实体注入流动资金,政府的钱干什么?加大投资创造需求。政府的钱直接投到实业中,新基建、老基建一起创造新的需求。于是中国模式形成双管齐下的更好效果,银行给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政府加大基建投资创造需求,增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这样两头保护,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中国救助模式更好,西方救助模式效率低。两种模式的差异是由文化和国情决定的。


中国模式要正常运行,必须保银行,保护银行本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银行的纾困资金输出能力,才能让实体得到救助,因为在中国模式下,银行是纾困资金的唯一的提供者,整个实体经济没有纾困资金就活不下去,纾困资金唯一依赖于银行,银行是抗击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的中流砥柱,是经济系统安全的擎天柱和压舱石,银行出问题是不可想象的!毕竟因为中国高速发展容易生成不良资产,所以要有不良资产的抵补能力。疫情发生以后,个别企业确实扛不住也会产生不良,银行要有能力消化不良。这种情况下必须先保护银行,才能保护实体经济。银行在中国整个社会经济是枢纽,银行出了问题实体经济就别提了。任何为了实体直接损害银行的想法,都是匪夷所思。正常智力的人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合理的客观的做法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金融是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在逻辑上,不提高息差就是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因为在疫情冲击下,不良率会适度上升,按照纯市场经济和维护银行合理利益的公平原则,银行需要也有理由通过适度提高息差应对不良率上升,在不良率有所上升的情况下,银行不提高利率发放纾困贷款,就是真实的为实体让利,如果压低银行息差让银行给实体贷款是在制造更大的系统风险。保证银行的正常合理利润,是经济系统稳定的内在需要,如果疫情发生后,人为压低银行的息差,削弱银行对冲风险的能力会危害大局。 所谓疫情发生后,压缩银行利润支持实体经济,认为这样实体就欣欣向荣了,我对这种思维水平表示惊讶,不幸的是这样的观点已经大范围流行,就如同6年前人们认为老百姓不喝茅台,茅台会长期衰退!


认为让银行受损就是要中国经济的命,把中国银行业搞得弱不禁风,中国经济要能好了才怪,中国社会融资的70~80%是银行提供的,银行稍微有一点闪失,社会经济就没血液了,没血液经济能好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