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514):给凌通盛泰客户的回信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05-06

 欢迎收听董宝珍电台,点击链接董宝珍电台(514):给凌通盛泰客户的回信即可收听


    来自凌通盛泰客户的提问:

尊敬的董老师好,打扰您,不好意思!因为今天看到董老师对别人关于银行不置有很大意见,所以我忍不住直接发此信给董老师。其实投资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我与董老师此时有不同意见,完全不改变我对董老师您的尊重和喜爱!下面是我的观点。


      从去年底蔓延开来的冠状病毒疫情,是百年不遇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最终疫情一定会结束,但怎样结束,什么时候结束,应该难于预估。这个病毒的传染性如此之隐蔽并且如此之强,世界很多国家的体制又与我国不一样,难于采取我国一样的极端防控措施,那么在疫苗没有研发出来,或特效药没有研发出来之前,如果我们做为非专业人士(即使专业人士)判断它很快过去,我觉得都不够理智的。就如中国春节前后严厉的管控,我想大部分人都以为,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但我们大部分人应该也没想到,防控疫情在中国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却在全世界蔓延开来。现在很多国家包括发达的欧美疫情还在持续当中,另外,俄罗斯、印度、南美、非洲等国家与地区疫情的严重性由于检测不到位还很难了解。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复发的压力仍然很大。


      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遭受重创,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未有的历史纪录,单季下跌6.8%。世界经济也将由于疫情的暴发,影响巨大。失业率持续上升。目前中国企业实际的复工复产情况仍然没有很准确的信息,但外贸企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客运服务业、影视娱乐业和旅游业等等等等,受影响的程度我们是可以直接感知的。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对银行业经营和资产质量的影响,也会存在不确定性。


      董老师说过,银行就如地方的港口的经营与地方经济相关联一样,银行的经营也与银行业务所处的环境有关系。现在中国经济出现负增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虽然第一季度银行收入增长,其实也很正常,疫情才刚开始,国家要求加大信贷,保持企业流动性,那银行短期就反而是受益的。但后面如果复工复产仍然难于正常,如果持续时间过长,那么必定会出现企业的破产,从而让银行在这其中受到影响。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对银行业经营和资产质量的影响,也会存在不确定性(这种说法不仅是我,银行家们也应该如此看待---见于招行行长招行业绩报告会、平安银行业绩说明会上等)。


       所以我觉得直接就判定不会出现破产潮,直接就说疫情对于银行的经营是一个利好,似乎不是特别妥当。


        很抱歉我由于认知水平,暂时难于接受董老师关于疫情对银行经营是利好的观点。但话说回来,对于当前的银行股是否值得投资,我是另外一种看法。由于银行股在疫情暴发后,市场出现杀逻辑情况,导致银行股成为市场中比较疲弱的板块,绝对多数上市银行股价在原来低估的情况下已经再下跌20%左右,跌幅大于很多其它板块,按现在的股价,比如兴业银行,香港民生银行毛估估已经相当于市场认为它们会多出大约2000亿,近3000亿的不良。对于它们近4万亿的信贷规模来讲,我觉得已经充分或过分体现市场对于它们实际情况的过度悲观预期。也就是说,我认为现在它们的价格应该来讲是具有投资价值,至于价值多大,那么疫情过去越快,中国经济恢复越快,那么它的的价值就越高。


       这一次的观点与董老师有点不同,实在诚惶诚恐,毕竟董老师的研究更加细致。我也多么希望我是错的,错得离谱,因为那样对我是有利的。但我理性地左思右想与阅读,还是难于改变我的观点。我以为认为是投资机会是一回事,认为是对经营是利好是另一回事。


        不管此时看法与董老师有不一样,但有一个是一样的,就是我相信今时今日持有银行股,未来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因为现在的股价已经反应了利空,因为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因为中国经济一定会重新恢复正常,并还会走上冲击第一的历程当中,因为银行终将迎来阳光的业绩上升周期,因为我坚信百业之母的银行业不可能永远处于所有行业中最低的板块,因为我坚信,牛市一定会到来。


      以上不妥之外请董老师包容与指正!




董老师回复:


摘要

1.疫情确实是一波三折,但是人类是可以战胜病毒的。

2.一季度咱中国的 GDP增速是-6.8%,我的观点是-6.8%跟价值没有任何关系。负增长它作为一种状态是对的,但是我们必须审问。负增长不是连带的是后面的结构性变化,是“非结构性状态暂停”。

3.关于基本面的经营者,比如招行的管理层的观点,还有平安银行的管理层的观点,这些管理层的观点是100%对的。但是我们为什么就是说对他的观点也不能完全不信,也不能完全接受。

4.《道德经》有一句话叫做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你走的越多,知道的越少,这个知道的是什么?本质性的知道多少,你走的越多,接触的越多,你接触的现象越多,但是我们最终知道的本质却越少了,认知是要认识本质,事无巨细,知道太多的也是不对也是不利的。

5.管说疫情恢复不恢复,不管说困难到什么程度,银行的估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的利空。




黄先生您好!

我看了你写的微信留言,我专门在一张纸上把留言抽象了5个观点,然后一一提出我的思考。

1个观点:疫情确实是一波三折。以至于人们说,有下半场,确实在上半场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到下半场,包括下半场的走向,他们搞的是间接的群体免疫,跟咱们全面严防严死守还不一样,这两个模式谁能成功都还是不确定的,因此你的观点是这个疫情有不确定性,包括我就很早就说这个疫情不是个事儿,不会影响经济,不会影响银行不良,不会影响长期的内在趋势,关于这一点我实际上借势做一个详细的阐述,疫情它是一分为二的,叫做他的状态过程,乃至于他的发展演化是不可知的。但是,疫情它在性质上是可知的,有一个专家说人类从来没有被病毒击败过,虽然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是不可知的,甚至代价也是不可知的,但是人类是可以战胜病毒的。

有可能以后长期没办法杀死它,它基本上最终将演化成在现实层面,人们就习惯了跟这个病毒长期共存,以后吃饭就是离着一米甚至于排队的距离都是离一米,人类在现实层面就适应这个病毒。另一方面在心理层面也适应病毒。这是最坏的一种可能,就是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它的传染性始终还是这样的。这个时候人类就适应这个病毒,最后在适应的基础上恢复生产,调整人自己的行为,或者心理上也慢慢适应了。所以在性质上疫情应该是没有不确定的,我给你分享一个情况。6年前我们在茅台博弈过程中,其实我最后反思一下,我最根本的信念就是这个酒是好的,谁都想喝好酒,谁都想享受生活,所以这种酒能让人有一种享受,感觉到很有面子。只要这种特质在人性中需要享受,就一定有人喝,其实我所有的观点都是底层心理上就有这样一个信念。

关于疫情,我实际不懂医学,但是我认为它不足以把人类社会搞乱,至少不会长期搞乱,刚才我讲的是最困难的情况,就是我们适应你,我们战胜不了你,消灭不了你,也没有特效药,我就适应你。我慢慢地就把死亡率控制在0.5%以下,就跟一个严重流感,这个也是完全可能的,其实每年流感的死亡也挺多的,只不过是流感是老生常谈,大家心里已经适应了。所以确实是一分为二的,就是现象和过程是不确定的。但是它最终的性质上它颠覆不了人类社会。包括如果长期不被人类战胜,娱乐场所和电影院该恢复的恢复,可能以后有一个规则,如果看电影不戴口罩不让看,他慢慢就适应了。

2个观点就是说一季度咱中国的 GDP增速是-6.8%,我想我的观点是-6.8%跟价值没有任何关系。有时候我说话是比较绝对的,我完全可以说是没有关系,但是我一定要加上个没有任何关系,以强调这个话中的一个核心意思,为啥说-6.8%跟价值没有关系?因为它就是一种暂停,它暂停的情况下它就是没有产出了。它没有产出营收,没有创造出商品和服务来,这是一种损失。在这种损失下,有的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有的企业的盈利状况甚至亏损了,包括银行业的逾期也增加了,它就是引发一个状态变化,经济状态暂停以后,各行各业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状态不能摧毁结构性的产业链,不能摧毁社会经济的协同的链条。

所以它只是一个状态,它不涉及结构性的基础,不是说摧毁了经济结构,导致了价值减少。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举两个例子,第1个例子就是日本对韩国进行高技术原材料的禁运,原来韩国和日本关系好的时候,日本是上游,韩国是下游,日本原材料加工,韩国进行应用开发,韩国的产业就是这样创造产出GDP。但是日本和韩国关系断了以后,韩国的GDP可能也得跌6%,但是这个跟疫情冲击下的跌6%,性质不一样。

因为韩日矛盾下,日本不给你供原材料了,你的结构性上游关系断掉了,这种断掉是由于政治关系引发的,其实它也能恢复,它是政治关系引发的,当然它恢复起来困难,其实它也就是结构性的,这个时候韩国的产业实际上是受到了打击。那么韩国就喊出口号全部要自给自足,不再依赖日本。他只有确实做到不再依赖日本,他才能够说他的内在价值和产业结构、产业链没有因为日本的贸易禁运而受到实质性伤害,所以这就是一个案例。

2个就是说以出口加工业为案例,美国就发出一个信息,如果美国资本投资的企业在中国经营不下去了,就迁回美国来,美国政府报销你的搬迁费用。假设很多外资接受了美国的召唤,然后在美国那建厂了,这样中国的GDP总量就减少了,原来这些外资在中国生产,实际上给中国创造、就业、创造税收、创造 GDP总量,但现在他们因为疫情冲击下,迁回美国了,这个时候中国GDP的萎缩就是结构性的,因为它就长期萎缩了。

3个还是出口加工业,中国这边有疫情停产了。越南没有疫情,于是乎这些出口加工企业把设备厂房搬到越南,然后美国人跟越南做生意,那么这个时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