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374):从三伏天理解估值修复的滞后性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19-08-04

欢迎收听董宝珍电台本期节目:【董宝珍电台(374):从三伏天理解估值修复的滞后性】点击左边标题链接即可收听。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和蜻蜓FM收听节目。
 
   各位投资人,大家好!
 
 当您听到我录音的时候,我相信您要么躲在空调下,要么被热浪蒸烤。现在是大暑三伏天,在如此热浪之下,我明白了股市的道理:股市有一种现象就是当一个公司高估的时候,你明显一看它就是高估。比如牛市末端,它本来按照估值决定涨跌内在逻辑和最根本的主宰性力量是应该高估后下跌,但是现实中发现它就是不下跌,而且还在上涨并且涨的很快。反过来熊市,你就会发现估值很低,同时资本市场也传来了基本面好转,政策面好转等有利的信息、有利的因素,但是这种有利的因素无法推动股指逆转熊市。所以熊市中会出现所有基本面利多都不反映,或者是极其微弱的反映,这两种现象大家都有经验。
 
 近期我就认为消费股高估。消费股基于估值决定涨跌的永恒根本性逻辑已经没有上涨的理由,应该实现向下的估值修复。同时大盘蓝筹基本面上却传来了战略性转折的数据和信息,迄今为止有九家银行公布了业绩快报,这些快报所展示的信息,让你真的不敢想象九家银行的主营收入增长率平均超20%,净利润增长率平均接近15%,与此同时九家银行的市盈率只有六倍。在这样的增长率、这样基础产业特征、这样估值水平下按照理性的基本估值决定涨跌,再加上有明显的战略性利多和战略性反转,应该就是发生明显的估值修复,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实际上并没有反映在大盘蓝筹,尤其在银行这个板块上。
 
 
 我今天还在跟朋友讨论说:现在如果看不出中国银行基本面已经发生战略性反转的研究员或者是专业人士就应该退出股市了,基本可以告别股市,因为那都没有看出来太没意思了,现在还看不出来,实在不可救药了,所以现在大盘蓝筹尤其银行其基本面数据的转折,就根本不用进行思考了。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发生明显的估值修复,这个我也一直在思考,因为大家也都知道我是一个一买就套,一卖就涨的人。这多少年都是这样,这种现象我就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我确实是按照估值决定涨跌逻辑行动的,但是确实在资本市场的具体价格走势在两端也不完全是估值决定的,对此一直长期困惑。
 
 近期天气巨热!在三伏天里我突然顿悟了,因为我研究天气为什么这么热?因为我掌握的地理知识作为北半球来说,太阳向北半球投放热量最多的时间点是夏至6月22日,从6月22日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投放到北半球的热量是逐天减少的,所以按照道理来说,从6月22日之后,北半球的气温应该开始下降了,但实际上北半球的气温从6月22日开始加速上升,一直上升到7月的大暑节气,气温才达到了最高。这个时候实际上太阳向北半球投放的热量已经持续的减少了很多。冬天也是如此,最冷的时候是每年1月三九天,但实际上对于北半球来说,冬天太阳向北半球投放热量最少的日期是12月22日冬至。冬至的含义就是冬天投放的热量最少,按道理说到12月22日之后,太阳向北半球投放的热量开始增加,气温应该上升,实际情况是12月22日之后才是开始冷,一直冷到1月达到最冷。所以这个现象就是我在不停的思考:“为什么太阳对地表投放的热量是气温变化的本质因素,根本的决定气温就像估值是股价变化的根本决定因素,但是确实它有一个时间差有一个偏移,6月22日北半球热量投放最多,但是7月20日左右气温才是最高。冬天也是这样有一个月的延迟呢?
 
 这种延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开始研究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不是特别难,很快就搞到答案。因为是地表积累的温度与当日的日照状况有关系。就是说从6月22日之后,每天太阳投放到北半球的热量是减少的,但是北半球地表温度是很高的,那么每一天的温度与当日投放的热量有关系,也与过往日照所形成的前期累计热量有关系,前期累计温度在决定当下温度的过程中,其重要性还更高一些,就是说6月22日之后虽然直接投放热量减少,但是6月22日前期已经进入下跌,它大量积累的历史性温度是很高的,所以在历史性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又投放热量,虽然说投放热量是逐日减少的,但是它仍旧总热量是增加的,因此它的温度还在上升。
 
 
 冬天也是这样,虽然12月22日之后投放的热量是增加的,但是前期因为太冷了,所以它还是惯性下温度下探,这个道理被我搞明白以后,我一下子就顿悟了,股市就是高估值的时候,它还要高估值。低估值的时候,它还要低估值,也就是所谓的股市的现象:低估值的时候或者熊市背景下利多效率很差,利空对股价的打压特别强烈。市场在某一个利空消息下,基本面利多和利空对市场股价走势的影响并不完全与利多、利空本身有关,还与市场的背景有关,如果市场是悲观的,处于整体性熊市或者个股性下跌的过程中,基本面上传来真实客观的利好,这个时候最终由于前期悲观的背景决定,所以前期的背景加上当下的利多因素加起来,它才是影响股价走势或者估值变化的。
 
 因为熊市或者股市低迷期间,它前期背景就是恐慌,所以你来一个基本面利多,加上前期恐慌,总体效果就不特别强。前期很恐慌,如果又来个利空恐慌加当下利空,很快就把这个股价打得更低,估值打得更低,这就是熊市中利空更被放大,而熊市中利多就没有什么效力的深层原因,但是你要看天气它架不住时间前进,6月22日到7月中下旬气温还往上升,虽然这个时候北半球太阳投射的热量减少了,但它还是上升到一个月后见顶,一直到8月中下旬气温才开始下降,也就说时间是把杀人刀,只要时间持续的向北半球投放的热量减少,气温一定会下降!
 
 同样12月也是只向北半球投放热量持续增加,那么它就假以时日就一定要逆转,股市也是这样,如果基本面长期悲观,市场长期悲观,基本面上传来了利多,它一开始是不反映的,因为大家都在恐慌中综合效应,但历史背景加当前力度它综合效应不强烈,但是架不住天天这种利多消息,时间是把杀人刀,什么东西都要经过时间,这个称重机它最后只要基本面的好转是可持续的,它最终就会被逆转过来,这就是我的顿悟。
 
 在这里我给解释一个公式,一个基本面事件对估值的影响是依托于当下的市场背景和情绪背景,或者说一个公司当下的情绪背景加基本面的状态已决定了最终股价的变化方向和估值的变化方向,这是短期而言,而长期来说当然是基本面终极决定估值短期的变化,有的时候一个强烈的利多它也逆转不了下跌,因为它的背景累积下来的恐慌太厉害。当下的金融股大盘蓝筹也是八年都没有上涨,一直就是人们到处传播的恐慌,在这么长期的恐慌情绪困扰下,基本面传来的利多真是战略利多!都是大规模战略性反转,20%增长,那是高级成长股。那么在这种战略反转如此强劲的基本面利多下,其估值修复就是不发生。实际上2019年一季度时候,所有上市银行的主营收入增长率算出平均是25%,这么强劲的一季度增长都没反映,硬拖了四五个月又拖到今天,到中报之后,延续一季度的那样复苏势头再次展现的时候,金融市场还没有特别强劲的反映,这就是八年的冬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点小热水不可能化开,它需要时间持续的加温,持续的加温。
 
 所以战略性低估和长期低估需要基本面上更强有力、更持续的利多出现。现在根据各方面信息,我主观认为这种金融银行基本面的好转是持续的,是战略性的。市场先生重新认识到它的错误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这就是我通过夏至三伏、冬至三九的关系,气温总是迟滞的。气温变化跟日照投放热量的关系,它有一个滞后性来理解资本市场上牛市的末端很难转折,再多的利空对于牛市利空都是抑制不住的,只能是一段时间以后大势已去而转折!低估值也是持续的利多,这种道理讲明白以后其实也就很简单,通过天气的变化把一个长期困扰我的复杂问题一下子就解开了。我还特别想起明理学大师朱熹有一个著名的哲学观点叫“理一分殊”,意思就是说地球上或者宇宙中就有一个道理,所有的道理是唯一的,万事万物背后秉持的依托的是唯一的理,所有的万物形态差异变化特点差异,它都是表象,追根溯源,它是依托同一个道理,差异都是具体本质都是相同的,这就叫“理一分殊”。
 
 特别理解天气变化的特点跟股市估值修复的变化特点,在现象层面看,这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毫无关联。然而你拨开它的现象,深究其变化的原理,会发现在本质层面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别。所以理一分殊概念我也理解,也更强有力的理解,所以价值投资还是学点哲学,而且还得观察生活,在不同现象之间能找到它们相同的逻辑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