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1-222《孟子》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1-08-31

说完了王道之始,后面一段的关键字,当动词用的“王”。这个字及其代表的意思,会在《孟子》书中反复出现。春秋时诸国并立的情况,到这时已经消失了,只剩下几个大国彼此争战。谁都能看得出当时的基本趋势:剩下的国只会愈来愈少,很有可能最后只剩一个。仅存数国,每个国当然都紧张兮兮希望自己会是那最后一个,每个王都期待自己是最后还能屹立不倒的那个王。“王”就是用来描述那个终局的特殊用语,即统一天下最后还能为王这件事。什么样的人能王?怎样的条件能让这位国君王天下?是当时再现实再迫切不过的政治议题。

孟子给出的王天下的条件是什么?是回归正常,让人民以正常的方式生产、过活,如此而已。“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就这么两句话,没有任何奇特可观之处。这又是孟子追求、创造的雄辩效果,人人都认为王天下是多大的非常事业,一定要有非常的条件才能成就,孟子偏偏说:只要做得到给人民基本的照顾,这样的国君就能王,而且是百分之百保证一定能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前面好意劝梁惠王要王天下其实不难,接着孟子又立刻换上一副严厉的脸色,以指责的口吻回答梁惠王前面的问题。今天的现实是,国君、贵族养的动物,吃得比一些人民还好,你却不知检讨检点;路边躺着饿死的尸体,你却不赶紧将储藏的粮食拿出来救济。自己的人民死了,你的说法是:年头不好啊,自然天候造成了荒歉,不是我,我无能为力,我没有责任。这跟拿刀刺杀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子杀的,有什么两样吗?如果你不要归罪年头不好,承认造成荒歉你有责任,你没有做对做好,那么天下的人民就都会来投靠你了。

原来梁惠王的问题里,就已经藏着答案了。邻国的人为什么不会来?因为梁惠王认为荒歉与他无关,同时认为移民移粟是他尽心的表现。但在孟子眼中,这种态度和邻国国君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真要有本质差别,梁惠王必须承认自己爱打仗与奢侈享受的习惯,是造成荒年的因素;他更应该看到让人民得以安居,是国君的责任,不是对人民的恩惠。唯有如此调整态度,才有可能吸引人民前来投靠。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0831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