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1-296《孟子》:《梁惠王下》第16章5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1-11-13

凌通国学院21-296《孟子》:《梁惠王下》第165

这一章文体上有所不同,前面的章节都是孟子在场,孟子与侯王的对话,而且侯王的话往往只是引子,文本其实是为了孟子立言。本章,也是为了给孟子立言,但格式不同。先是鲁侯与他的宠臣臧仓对话,二是乐正子与鲁侯的对话,三才是乐正子与孟子的对话。从叙述方式上看,这一段更像叙事文字,甚至有点像全能视角的小说或历史故事记载。

不妨用类似分析小说的方法,推敲一下本节:

第一,平公要去看望孟子,与往常不同的是,没有告诉近侍们要去哪里,他对看望一个无甚官职名分的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意见家、道德家压根就底气不足,决心不大。也因此故,一句话就被宠臣说服。

第二,臧仓背后讲孟子的坏话,未见有什么个人目的与诡秘背景。像孟子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士”,不论是贤士、亚圣、著名大V乃至异见人士,都容易引起“群氓”的负面反应。字面上,群氓即庸众。群氓是“聚集起来的表现为同质均一心理意识的人类群体,他们拒绝理性而复杂的思考……只简单地选择两个极端,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

第三,任何一个名人加白丁,即权力系统之外的意见领袖,你想抓他的辫子,都一抓一个准,一抓一个“不言传”。

第四,丧葬规格问题,今人或以为莫名其妙。这里既有等级社会的差异标准问题的严肃性,更有游戏规则即规矩的神圣性。定了规矩,绝对不容违反变通。

第五,孟母仉氏,教子有方,美名万古,而孟父死得早,对孟子的影响远不及孟母。孟子的母丧规格超过父丧,恐怕事出有因。但有规矩在,事出有因也不行。

第六,万物万事,如此这般而不是如彼那般,绝非表面上的原因那样单纯。平公看望孟子,绝对不是小小一个什么佞臣宠臣所能阻拦得住的。刘备有拜访诸葛氏茅庐的意图,张飞也曾反对,堂堂“三弟”反对也是无效的。个人原由是历史原由、社会原由、文化原由、价值观原由的投影;偶然事件是几条必然线索交汇的结果。孟子干脆解释为“天”,孟子、荀子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给刘备讲的也是“天时地利人和”,这是历史的多元论,可以与历史的一元论一道切磋理解互补。

第七,解释为天就是承认有些事情解释不了。今天的说法就是除了各种意图以外,还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死、安危、通蹇、成败、遇与不遇,你不可能都看得清清楚楚。项羽败给了刘邦,他强调的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孔子畏于匡,他把希望寄托在天意未必要灭绝斯文一脉上。孔子“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甚至因获麟绝笔《春秋》,也是承认人的时有无能为力。解释为天意,表示出一种淡定,比较有风度。不以某个“小人”为对立面,比较有身份。

第八,不相信堂堂鲁君平公是为佞臣所阻,不来看望自己,这也表达了孟子对君王的足够尊重。既尊重了君王,又少丢自己的面子,远比因之大骂一通平公更智慧。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1113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