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835):周而复始与质变和成长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2-02-10

点击收听:周而复始与质变和成长

       嘉伟你好。你发来的关于《道德经》第十六章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中的“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是不是就是佛家所说的空?我认为应该不是空。

关键就是前面的“致虚极,守静笃”,虚极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此处的虚极就是另一篇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文章《太极图说》的前一段话,《太极图说》一开篇就讲了一段话: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所以我认为“致虚极,守静笃”,其实就是无极而太极的意思。啥叫“致虚极”,大概就是指宇宙产生之前的一个无极的状态,宇宙还没有的时候,它就是一个虚空,虚空这个时候跟佛家空我认为是不一样的,我一会儿讲。这个“致虚极”无极而太极,就是万物都没有,但是它确实有一个早年的起点,这个起点因为他什么也没有,佛家就叫空。空的,啥也没有就叫空。但是中国哲学就说是什么没有,他话锋一转就这叫无极。用无极这个词描述空和佛家空还真有差别,佛家的空就是空空的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啥也没有。但是中国哲学说无极,没有叫无极,没有就是个东西,没有最后以无极命名就变成了有,所以这里面“致虚极”,那么你就理解为是宇宙的初始时刻。

“致虚极”意思就是人回到宇宙的初始产生的那一刻?不是,它实际上此处应该是有一个类比,“致虚极,守静笃”有一个主语,谁“致虚极,守静笃”?一定是我吧,一定是人吧,因为他是人,所以这里的虚极应该就不是客观的宇宙产生之初了,而是我产生之初,我没接触世间万物,心像小孩一样单纯,所以此处的“致虚极”就是我要回复到那没被社会污染的初心的状态,很类似于现在保持初心、回归初心,“致虚极”就是我要回到我的初始状态,我的初始状态叫婴儿”,《道德经》专门提到赤子之心,赤子之心是既淳朴又能知晓事理,啥都懂,但是后来人们进入社会接触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就把初心丢掉了,越来越失本。所以“致虚极”就是回到我的本初心态,回到我的赤子之心的状态。

那么“守静笃”这个词关键是,大家说安静,安静就有点文学性了,语文老师可以这么讲,当成为一个思想,成为一个哲学,此处的静应该是哲学含义的,不是形容词,安安静静无声音。

《道德经》常有一句话叫取天下常以无事”,取天下,把天下都获得了,常常是没有啥事的,这个没有啥事就叫,在这里的其实有可能是无为的形象化说法,你啥也没干安安静静的,还是无为,它的哲学含义说”,安安静静的啥也没干,在那待着的以4毛钱买入一块钱的,就安安静静等他回归一块赚6毛。

你状态上是很安静的,但是从哲学上那就是说无为的一种状态,无为为什么能获利?就是因为有道、有价值规律嘛。所以此处的静,其实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守无为,守静笃就是无为。于是翻译过来就是我致虚极,我守静笃,不乱折腾,无为。

很多人说老董我听你的听了好几年,明白你就那点核心概念,只不过是颠来倒去的结合不同时空状态下的事情讲来讲去,还是那几个概念,什么安全边际、人性论、认知、博弈这一套。

道德经也是,道德经就提出几个核心概念:道、无为、德,剩下的内容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论证,致虚极、守静笃,其实还是强调是保持初心,坚持无为,所以它还不是空,保持初心,它就不是空,保持无为更难,你4毛买一块又跌到3毛了,大部分人就静不下来,做不到无为。

割肉派、止损派都是做不到,所以它也不是空,佛家空就有一种啥都不真实,相对有一些消极性的,我很尊重佛家,佛家的哲学水平是所有宗教中最高的,其他的宗教根本跟佛家比不了的,但是佛家论证成空啥都是空的,搞得你就没意义了,没有意义感了。但是,道家你要致虚极是一种努力的过程,守静笃是努力的过程,这种努力的过程跟儒家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完全一样。

如果把致虚极保持初心,坚守无为,你翻译成儒家就叫正心诚意。因为虚极也罢,守静笃也罢,就是我要在自身上做到,我要守静笃,致虚极就叫我要正心诚意。正心诚意之后就是格物致知,你看老子在16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他开始把正心诚意做这项功课做了,然后开始格物致知,他怎么格物致知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你这个时候可以想象一个画面,2000多年前老子吃完饭在家门口坐着,眺望远方的草木、庄稼、万物,看着看着他就顿悟了,他说万事万物都复归其根了。此时老子可能看到的是一棵草,从春天他就坐家门口看,吃完饭看,夏天看,到了秋天还看,看着他顿悟了,这颗花怎么来的?是一个种子掉到地下了,然后春天发芽,枝叶繁茂,过程复杂,很多复杂的叶、茎、花、果很热闹,一会蜜蜂也来了,蝴蝶也来了,但是到秋天老子惊讶地发现他又变成一粒种子了,跟他出发的时候一样,回到了他出发的时点,这叫“吾以观复。我看到了它的重复,我看到的它归其根,又回到了他的根,老子伟大的头脑中立即通过局部场景推演到全宇宙,他说全宇宙的万事万物看来都是从哪出发到哪里去?从根、从种子出发演化出枝叶繁茂,最后枝叶凋谢又回到种子。

所以他说全宇宙大概应该都是复归其根的,归根曰静,复归的其根,就是一种静。此处的静,就再也不是安静这个形容词了。它实际上就是静已经接近于道了,接近于循环往复的永恒的变化了。此处的静已经脱离了形容词,包含着深刻的道德,它安静的为什么安静?它就是循环往复,永远从种子长出来再回归种子,这个过程是静的,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所以它是静。

为了理解归根曰静,你就要看它的反义词,静的反义词是燥,只要理解了燥就能理解静,燥是过程。一会刮了个风,树叶摇曳,枝叶摇曳,花凋谢了,一会儿下雨,整个这个过程就是燥的。

我们在春天种下的一粒种子,它长起来有的还半路夭折了,这些都是过程的燥,过程的复杂曲折,甚至是随机以及偶然性频发,就是燥。燥和过程关联,过程真的是不可预知的、极其偶然且很难把控,但是曲折的过程到底这个种子发芽开了几朵花,到底最后收了多少果,他都是不知道的,这个过程就是燥的,不是静的。但是哲学就是很抽象,在燥的过程的复杂,随机过程中,你回归你的根,最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是永恒没变过的,是静的,静也就是不变化的。所以复归其根,归根就是静,就是在规律支配下永远不会脱序的那种状态,所有的低估最终都回归合理估值,所有的高估都必然以下跌的方式回归合理估值,这个逻辑是静的,放在那永恒的存在了,亿万年前哪怕没有股市之前,这个道理也存在。有了股市以后,哪一次都逃脱不了这个状态。

这个道理的永恒不变,一定是对的,是静的,但是这个过程是燥的,赛道股被拉高,50倍市盈率拉到100倍,100又拉到150了,又是一篇利多文章的大收紧,这都是燥的。人处在高估向低估,低估向高估波动的操作,那真是心烦意乱,有的人自杀了。包括前段时间有一基金经理自杀,这都是燥的,在过程上他浮躁,因为啥浮躁?因为客观上也是燥的,过程一会净值涨了,一会净值跌了,一会重仓股涨了,一会重仓股跌了,一会别人股票涨了,整个躁动的过程人也静不下来。

但是此时的道德经就体现出辩证法来了:静和燥是一体两面的,你变化的逻辑归根,吾以观复,我观察你循环往复,发现你老是归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静曰复命也的有的版本说,回到你的命运决定的逻辑,这个时候静和命结合起来,命就带有命运,你就可以理解命运,人的命天注定,被一种逻辑给注定死了,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就是你按照你的命运,按照你种瓜得瓜,一个瓜的种子,最后生下来的是瓜,豆的种子长豆,这是个命,就是内在的逻辑注定的。复命,又重复回归了你的命,它就是命也罢,静也罢,强调的是不可改变的重复性,不可改变的规则。

但是不可改变的规则它在过程上是燥的,你千万不要被必然燥动的过程,搞得内心毛燥,失去了宁静。如果你被过程的燥动而搞的内心不安,你就看不到这个规律性,看不到规律性就看不到静的东西,所以守净笃就是回归规律性,越讲越透彻,我讲这个东西也是简单看一下资料,但是讲的过程中我自己还有新的理解。

为了理解静,你就得知道静的反义词就是燥。芒格不是说反着看,总要反着看,你理解人为什么长寿,你就需要理解什么使你不长寿。这是芒格的意思,所以我们用芒格的思想,为了理解极其抽象的静,大家说我安安静静的中学课本不是静是安静吗?怎么放到这么难理解?为了理解此处的静,你就得理解燥,燥就是过程的随机性、复杂性以及有过程随机对人心的冲击。于是老子说你要守住静笃,守住静,你才能够观复、知常。

接着我们看它下面说重复演进就是常,常不就是规律吗?常就是常识,常态,常也可以是规律,所以这里面复命曰常,不断的重复他命中注定的那种循环就是常。所以我们看到常、命、复这些都是同一个意思,循环往复的复它描写的确定不变的演化逻辑的形态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循环交替,高估了一定要低,低估的一定要涨,否则世界平衡不了,丧失了和谐。高估的股票从100倍市盈率涨到5000倍市盈率了,全世界所有的钱都去追逐了,它就失去了平衡性了,所以它是重复往复的。复命曰常,常也就是规律,接着老子又回到了服务于人了,他说你要知道了常就算是明白人,不知道常你就是妄作妄为,妄为就凶了就危险了。

十六章后面:知常容,容乃恭,恭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个就是一串形容词告诉你按规律办事的人将得到什么?他倒没有什么哲学性了,他就是解释,只要你懂得了道理,认识了规律,顺应规律,你的人生是美好的。如果你不是顺应规律,你就凶了,不知常妄作凶,所以16章的哲学性体现在第一段和第二段。这就是我的解读。

我提一个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也有研究,他们研究给予很高的承认,同时他们也提出中国哲学有一个毛病叫做循环论,就是认为中国哲学特别强调循环,阴阳交替,不强调成长,这个就跟咱们股市有关系了。成长和周期波动,中国哲学是以强调阴阳反变,较少提到成长,你比如说在老子16章说的,他观察到一个种子落地,春天长出树枝芽,然后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反复强调的是重复的复、命,但是老子没有说春天你放下的是一粒种子,秋天你收了是几百粒种子,它有量的增加,老子没有揭示这种循环中的量的增加,乃至由量的增加产生了新的质变。进化论不就是质变,不断的质变,按照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就是不断的循环演进,人类没有质变,宇宙都没有质变,就那么简单的重复,但实际上你看动物进化从单细胞到进化出人来,它是有质变的,当然在质变的过程中是循环的不断的循环,亿万年的循环。

所以中国哲学它确实还是有循环论的相对的问题,尤其是中国2000年的封建社会比较稳定,为啥比较稳?它就是年复一年的重复那种农业经济,这种生产方式可能也是中国哲学有循环论的影子,就是他看不到那种新的质的产生,乃至于后期它趋于保守了,没有产生出新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这个也可能是有一点问题的

老子循环论的阴阳循环的思想是对的,但是这个世界它也有进步性,你要老这么循环没有进步性了,包括我看中医上有一些著名的中医学者,他就说阴阳是不平衡的,如果阴阳是绝对平衡的,就没有变化了,没有增长了。所以有的医学家中医学家,他认为人的身体上是阳是要大于阴的,如果你阳要小于阴的话,那你就没有成长了,尤其是小孩的阳必须大于阴,否则他就长不大。长大的过程就是阳略比阴要强一些,你才能长大,衰老的过程阴就越来越比阳强大,最后把阳给拿下了,人就去世了。所以还是强调绝对的阴阳平衡没有,在进步的过程中一定是阳是主导方,当然是在衰老的过程中一定是阴是主导方。

说到这儿了,我又回到我的投资理念,我是在投资理念上常常与人不同,人们常说买成长股,不要看估值,1万倍市盈率买入成长也是对的,成长就是真实的。但是我多次提出你成长股你得看估值,而且我告诉你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成长都是曲折的,一波三折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所以我是多次提到过重视阴阳交变,以及阴阳反变;对成长,我还是强调要看估值。

那么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其实我的投资理念是成长的思想和阴阳的思想是结合的。大家看一下我过去12年了,我就买两类股票,一类是茅台,一类是银行,茅台有成长性,所有人都不反对,银行有没有成长性?银行没有成长性巴菲特持有银行干啥了?巴菲特持有富国银行赚了多少倍?巴菲特的重仓股是消费加金融,金融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成长下去,他的成长的韧性和后劲是特别强的,所以通过我买银行买茅台,其实我的标的选择相当苛刻,我一定要让你有成长,没有成长我是绝不答应的,但是我成长投资和赛道派成长是两码事,差异在哪?

我必须要求你遇到困难了,市场把你错杀了,恐慌了,我是买低估的,我是首先是寻找成长,因为宇宙要有成长的,有的公司就是能成长,像银行就能成长,钱越来越多,都放银行变成银行的主营收入。但是在成长的情况下,我一定要买低估,我要在他的低点买入,高点卖出或者合理估值卖出,我是在循环的阴阳交替过程中,实际上是结合了成长。

我的投资体将叫董宝珍三击模式,把一个优秀的成长性公司遇到阶段性困难的时候,但是市场又误以为这个优秀成长公司遇到的是永远无法跨越的永久性困难,于是他们就恐慌了,恐慌就给了低估,这个时候我作为理性的投资者逆势而动,重仓买入,而且还加杠杆。最终大众觉醒之后,回归合理估值,到了这个时候我就离开了,所以在这个模式下是什么?标的物一定是成长的,一定有成长性,如果没有成长性就是循环论,那就做周期股就行了,周期股波动特别强,但是周期股每一次波动之后,其实它长期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增加。不增长的周期股其实就是循环论,简单循环,只有简单循环,没有质的突破,我从来没买过周期股,我从入股市就没买过的,当然我一开始买个股票是钢铁股,从此以后就再没买过周期股,我买的都是成长股,只是说我买的成长股的时机一定是跌的稀巴烂的时候我才杀进去。

所以这种董宝珍三击模式的标的物立足于成长,第二时机选择一定是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是什么?把成长和周期波动要结合起来,既有道德经说的观复,这些周期波动,也承认这个世界是由量变推动的质变的,不能否定成长,这就是我借机所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