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751):董宝珍:第三势力崛起强化估值回归【下】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1-10-11

点击收听:董宝珍:第三势力崛起强化估值回归【下】

图片

图片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

大家晚上好,欢迎参加董宝珍尊享交流会。我是主持人王贤纯,金秋送爽万里江山披锦绣,丹桂飘香一轮明月寄信仰。前天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象征着丰收团圆美满,同时我们将迎来祖国华诞,国富民强,举国同庆,在这浓浓的节日气氛下,董老师与各位投资者在网络上相逢相叙,谱写价值投资的乐章,歌颂银行千年不遇的投资机会。

董宝珍老师:谢谢王贤纯。我所要讲的可以概括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概括的整个2021年的最鲜明的客观事实和客观特点;另一部分是我对这一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分析。

这两部分在开讲之前,我跟大家发出一个请求,你一定要从批判的角度来听,那么什么是批判?就是说你要怀疑的来听说董宝珍讲的客观事实到底客观不客观?到底是不是资本市场在2021年最突出、最鲜明,而且过往没有发生的一个客观新现象。

第二,我将对2021年所发生的新的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分析,因为它是由主观分析就有可能不客观,所以各位朋友们要对第二段尤其提防,看一看这种分析是不是客观性不够。

下面我们就进行交流,标题:第三势力崛起,加速估值回归。标题里两个概念:一个是第三势力崛起,第二它的效果是加速了估值回归,所谓估值回归指的是两个方面的,高估回落和低估崛起。这一鲜明的观点从何说起?

我们看这个事实,现在大家看到的图片是全a指数与基金重仓指数过去几年的走势对比,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里,如果某一只股票不是基金重仓股,那么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涨幅。

如果某一只股票被基金所重仓,那么它就明显的走势强劲,所以又需要大家进行怀疑。

大家自己来想,在过去几年中国资本市场是不是存在着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整个市场分为二元结构,要么你是基金重仓股,因为你是基金重仓股,就很牛;要么不是基金重仓股,不被基金资金所关注,这类资金就很熊。除了这两类以外,基本上找不出第三类来。也就是说你要过去几年,2021年之前,整个 A股就可以分为这两大类,你要么是赛道,被基金所抱团;你要么不是赛道,没被基金抱团。被抱团就持续走牛;不被抱团就奄奄一息,是不是这样的?

我作为一个从业者的观察,我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大家都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大家自己来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这一事实到2021年,我们发现有明显的变化,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图片是2021年以来煤炭指数与基金重仓股的对比,这个对比真的就很有内容。

在今年煤炭秒杀基金重仓股,整个基金重仓股的2021年是没有什么特别亮点的地方,而长期被视为不会上涨的、夕阳产业的煤炭在过去的9个月里大幅上涨,把基金重仓股甩出好几条大街。

无独有偶,我们再看一个数据,现在所看到的是钢铁与基金重仓股的对比,同样在2021年的前9个月,钢铁股指数倍增,让同期的基金重仓股真的是比不了。而钢铁是什么股票呢?钢铁是夕阳中的夕阳,几乎是无人问津。

那么煤炭、钢铁之外,还有很多板块,你如果把它细分,你可以有很多资源类,工业制造类,工业制造类指数也大幅超越基金重仓股,现在大家看到的我给大家展示的就是化工,化工它属于工业制造类的大范畴。

过去几年基金的资金主要是角逐于消费,基本不看工业企业制造类。那么进入2021年前9个月,化工作为一个制造业产业和煤炭钢铁一样指数倍增,而且让基金重仓股被大幅甩在了后面。

所以我们展示了几个数据之后,就会发现进入2021年之后。尤其是二季度,到现在这个时点上,中国资本市场上在现实层面,打破了二元结构,打破了基金一统天下,若非基金重仓股就一直奄奄一息,基金重仓股在2021年也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因为它是基金重仓股,就像是窜天猴一样往上涨,而是反过来了。

基金重仓股在2021年乏善可陈,我说的这都是事实,我说出来是为了让大家怀疑,让大家检测让大家校验的,你一边听一边琢磨一边找反证,你说老董不对,老董说的是以偏概全,这个是我的意图,那么反倒是那些10年都不涨,6、7年不涨的被视为夕阳产业的煤铁化工咸鱼翻身,鲤鱼打挺,一飞冲天。

这个是不是客观事实?基于数据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是2021年最鲜明、最典型的特点?那就是整个2021年就是早期的夕阳、冷门、无人问津的那些板块,一下子变得成了引领市场的一个被资金青睐,大规模吸引资金、大规模翻倍的板块。而前两年这引领一切的基金重仓股,在这一年里就落寞了。

追问为啥出现了这种现象?此种现象对下一步或者接下来的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毕竟它发生总是有原因的,它是偶然的就不要提了。如果他不是偶然的,那么他对未来就有深远的影响,这种深远的影响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价值,谁能提前洞穿这种深远的影响,谁就能把握未来的机会。

钢煤化工在2021年翻了几倍之后,我让大家看现在这幅图。这些强势崛起于2021年的非基金重仓股,它的股价真的就涨了好几倍,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这种股价上涨,他恰恰是依托于、建立于业绩高速增长基础上的,这一点恐怕比我们发现2021年就是一些傻大黑粗上涨,那些被人人追捧的都冷落了,更重要。

假如说我们最后发现钢铁水泥都是炒,业绩没什么变化,那就不必要再追问他对未来的影响了。

前半年股价涨幅排在前十几位的股票,他前半年的业绩同比与去年同期涨了8倍。它在业绩涨8倍的情况下,它的股价整体平均涨了三倍,业绩的涨幅大幅超于股价的涨幅,凭良心说,那些赛道股们靠拉高市盈率上涨,硬说自己是价值投资,纯粹是扯淡,不是一般的扯淡。业绩涨了8倍,股价涨了3倍,这个是价值发现。

一会我还要跟大家讨论,周期股的业绩增长,然后股价增长是不是价值投资?我也很困惑,周期股的业绩一下子给你涨8倍,股价不涨也不对,但是周期股业绩增长它不能持续,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你你说这种上涨它是合理的上涨,但是也因为它不能持续,也很难归之于为价值投资这个范畴,但总之来说这是合理上涨。

所以我们看到这类股票的上涨是有合理性依据的,那么有了合理性依据,这就意味着我们对前半年这些冷门板块上涨的特点进一步剖析,发现它是有所依据的,完全不是说恶炒,游资恶炒那就不问是非,就是猛炒就纯粹拿钱炒。

那么赛道的恶炒是什么?赛道比游资来说,它的恶炒唯一的差别是:游资恶炒不附着概念,不给你灌输一个概念,赛道的恶炒仅仅比游资多了一个概念,他编了一个赛道,说白了赛道讲应该也是胡扯,所以你看这些游资也罢,赛道也罢,他没有基本面或者是经营数据的支撑,而今年我们看到的这批猛涨的傻大黑粗,业绩平均涨八九倍,它有合理性。

接着我们再看整个2021年成为低价周期股的天下,那么这些低价周期股的股价有的都翻了好几倍,一定是有资金参与其中,做了价值发现。那么我们进一步追问这些2021年几乎翻几倍的周期股,它们背后的价值发现资金是何许人也?这个不难,就是你就看股价上涨的公司,它背后的持仓,有些软件提供所有公募基金社保的数据。

那么经过这么一查,我找了几个典型的代表性公司,1个就是包钢股份,包钢股份在过去的9个月里股价涨幅是200%多,那么这个公司的背后的主要机构投资者是谁?

大家看接下来这个图片展现,大家看这个是所有包钢股份截止于6月30日,持有包钢股份的基金一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数基金;另一部分是定增基金。

2018年包钢进行了一次定增,有很多基金参与定增。

大家看前5位持股都是定增的,定增现在还在锁定期,你看一下第二第三第四,包括第五,这几家基金公司的持股数100%一样,股数一样,精确到个位数一样,为什么?它是定增,它不是从二级市场买的。

然后再往下看,第5个以后,全部是ETF钢铁指数,各种指数是被动投资的,它不进行主观选择,所以包钢股份它业绩大增几倍,股价同时上涨200%。在这样一个事实下,我们没办法在这种上涨背后找到基金,主动型基金没有。所以在包钢这个案例中就揭示了今年出现的新的热点、新的价值发现,并不是基金参与和主导的。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因为一个公司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再看,这是我把今年前半年股价涨幅较高的公司,它背后的流通基金占流通股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大家看一下那些红色的公司,他们2021年前半年比2020年底的机构持仓占整个流通股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有一个它的基金占流通股的比例反而还下降,其他的一些基本增加跟没有似的,微不足道,只有少部分有一点增加。整体上看我们推到广角,看整体的话就可以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

基于业绩崛起的这些傻大黑粗板块,它的主导资金并非来自基金,不来自基金,涨起来之后,基金有一定的跟进,这就是我们发现了主导2021年的是傻大黑粗,我们顺藤摸瓜又追问这些傻大黑粗所以上涨是数据大幅反转,净利润大幅增加。

那么再追问说谁发现了这些傻大黑粗净利润大幅增加进行了价值发现?没有找到基金,那么总有人做了价值发现,这个价值发现是哪些人干的?

这个结论是对现象特征的结论:2021年整个资本市场在基金之外出现了价值发现的第三势力资金,我使用第三势力资金,这个很容易理解了,讲到这儿,那么新的第三势力资金引领了整个2021年,而这种引领背后它真的是做了价值发现,同时它不是基金,于是他是谁?

我在回答他是谁之前给大家再指出第三势力资金的行为特征,这个资金完全没受赛到那个概念的鼓噪,完全没上那个套,独辟蹊径,完全走的是自己的路,依托于业绩大反转,做了真正的价值发现,这个资金在傻大黑粗上面做了真正的价值发现。

说句实话,我就从来不相信说你是赛道,你就可以永远涨,他就不讲安全边际,这个道理过去我讲了多少遍了,也没人听没人信,人家说我们是赛道永远涨,永远的神。

今天你看一下引领2021年的资金就是不听信所谓赛道,就是走向了对真正的基本面反转的板块,走向了摆脱旧的思想的束缚,依托业绩大反转做真正的价值发现,在长期无人问津的低估值板块逆势买入。这是他的行为特征。

这一行为特征的概括,我再问一下各位朋友们。你认为这一行为特征的概括客观不客观?

首先我就论述了整个傻大黑粗是由经营数据推动的,不是由想象推动的,从这一点就远超过了赛道。第二,这么大的板块大规模上涨,它应该是有资金的,那么这个资金是完全摆脱了赛道理论歪理的束缚,独辟蹊径,坚决做了真正的逆向投资和价值发现投资,这个判断大家同意不同意?

    接下来咱们讨论完这个问题,咱们就进入第三势力来自于何处?

第三势力资金来自于哪呢?我又解剖了一个公司,中国铝业。

中国铝业也是今年的超大牛股,在超大牛股的股东列表中,我们看到了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外资还有产业资金,还有资产管理公司,以及牛散,和社会各类长期资金与自有资金。

首先我们看到了这些傻大黑粗崛起的过程中,支撑他们崛起的资金具有社会化多元化的特点,找不出一个很集中的主流者。人家说谁是主流主导,没有领袖,是来自于方方面面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渠道。那么进一步的追问思考和分析,发现这一类资金共同的特点,尤其是他们与基金的资金特征不一样的明显特点是什么?

两点,长期资金,自有资金;自己的钱,长期的钱。

这恐怕也是这类资金果断的做价值发现,做真正的理性投资的原因,因为都是自己的,是长期的,我现在用了中国铝业,实际上你可以打开其他你也看,它的主导性资金很杂,哪的都有。

这种情况恐怕也大出大家的意外,没有主导性基金。我们看在傻大黑粗崛起的过程中,中国的整个市场成交量大增,好像是多少天超过1万亿,融资大增。

那么我再让大家看,所增加的融资,他去哪儿了?他借了钱买股票,买了什么股票?大家看,这是我这边抓到的数据。

过去两个多月,股市的融资额大增,融资额大增以后,交易所就发数据,这些融资他投到的是化学原材料、有色金属和电气机械、铁路、船舶、航天、电力、热力、土木工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采掘业、资本市场服务、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完全看不到赛道,就是说社会的各类资金自觉自愿的加入傻大黑粗。

这里我让大家看一个就是当融资大增以后所增出来的融资大规模投向傻大黑粗,完全没有消费医药根本你看不见,实际上应该是出现了一个中国社会的,资金自觉自愿地抛弃基金。走自己的路,自己的路是什么呢?就是自己下场,来做真正的合理的理性投资。

我给大家讲一个事情,叶飞爆料有些资产管理人把资金拿来给接盘,然后好事者就搜索,发现有一个叫社保某某某编号,社保几百是社保资金把钱委托给某个主流基金给管理,但是竟然发现主流基金拿着社保几百去干啥呢?去收了回扣去接庄家的盘。这个现象和今天我们看这个社保基金,保险基金这些传统的公募基金的大户们,自己下场了,自己成为第三势力的重要的一个力量,当然它不是主流力量。

第三势力是中国犄角旮旯各行各业的基金,这些钱都凑在一起,这个是主观判断。实际上是中国社会的正常的资金,对不正常资金的自觉的否定。你硬炒100倍的,然后你告诉我那是赛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的那些钱,尤其是那个钱是自有的、长周期的钱,他就要问我图什么?这样给我管钱我真能得到什么吗?

算了,我自己玩。

实际上在这里是社会的正常资金,但凡是正常的资金,他都要问个高估低估,他都要问个市盈率。

但是我们看到过去两三年他就说你一问市盈率你就太次了,你老董还问市盈率,你这么恶心,怎么所有的钱都不正常了,谁买低估谁是大傻瓜,什么叫正确?买泡沫,不买泡沫你是穷命对吧?各种理论它实际上根本就不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演化到今天,尤其是2021年初,马上茅指数就崩,这样的话真正的钱的主人,尤其是自有资金,他就琢磨开了,这些人值不值得我信赖,所以实际上是自觉否定,自觉拒绝,自觉远离,而这些直接就是价值规律的反应。这价值规律所以叫规律,就是谁都改不了它,那么这个现象应该是规律的反应,更深刻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天理。

反向的变化已经开始了。

下面进行主观分析。那么第三势力崛起,它的深层原因,我认为是天道的彰显。

当那种抱团于赛道疯狂炒作的时候,资本市场礼崩乐坏,在这种情况下,终级出资人,我现在可能又建立一个概念,资本市场的终极出资人不再接受所谓专业人士的赛道理论,他们相信真正的投资逻辑是:低估向高估变化,而不是高估更高估。

所以终极投资人最终摆脱了那种制造出来的、错误的赛道理论的束缚,自己行动起来。我们可以再回看一下今年傻大黑粗,钢铁、煤炭、化工、矿石,这些股票的业绩增长,它应该是要靠研究来有一定的预测性的,它也是很专业的。所以这一类崛起之前应该是某些资金也做了很多功课。当然最后一会我还要回答,为啥我没有参与这些活动,一会我来回答。他做了很多功课,专业性并不输于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所以他们自然的走向了合理性,自然的走向了规律,实际上是深层的规律的自然反应。你不这样他不可能的,每一次那种非理性最终走向回归,他是规律要求的必然。

今天这种必然性以第三势力资金做傻大黑粗价值发现体现出来了,这就是它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有了深层次原因,再进一步,主观的就其深远的影响做一个判断,这个很重要,事实是什么?很好概括,但是你解读这个事实,你就是要客观,我对这个事实我认为资金在未来的变化下,是第三势力将继续壮大,也就是说第三势力出现了,它有两种结果,一种就是昙花一现,很快没了,终止于钢铁、煤炭。

第二,第三势力资金继续壮大。我个人认为它将继续壮大。它将继续壮大的依据是什么呢?因为他的行为是合理的,因为他的行为是正确的,因为它的行为是符合管钱的常识性规律的。当它壮大的时候,那么它就会产生持续的深远影响。这种深远影响是什么?因为他第三势力就是不买赛道,跟我说什么成长,不接受这一套,仿佛你看第三势力也不买科技股,电池什么的,电池他们那些都是基金在玩,基金在消费,医药然后又转账电池,但是第三势力也不进入电池。

所以第三势力的理念是完全不同于所谓公募基金的,那么在这种与公募基金不同的理念,如果继续壮大,那么它自然会对资本市场,产生更强有力的影响,因为今年它是初出茅庐,小试牛刀,就在2021年制造了一个很与众不同的。

所以当它如果能继续壮大之后,这个市场应该将是它来引领。他引领就是按照他的理念,他的理念就是我不跟你赛道玩,我回来做真正的低估反转,那么这样就强化了低谷反转,也强化了对赛道的拒绝和远离,从而这就是它的深远影响,概括起来就是加速低估崛起,加速高估的脱离。

这是我主观的看法,我在这个话讲完以后,这是老董主观看法,主观这个东西就有错误,主观还有意图性,还可以骗你。

第三势力资金崛起,只要他继续壮大起来。那么他首先就会把赛道拉崩,当然赛道也不会轻易的接受这个崩溃,他也进行反击抵抗,这是必然的。那么为啥第三势力如果大规模增长起来,资金浪潮再次强大以后就会把赛道崩塌了?大家看一下这个图,我就跟大家说一句话,就是2015年创业板崩溃的时候,他留下了一个数据,就是基金的份额增减,现在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基金的份额增减,在2015年崩溃之前的牛市,基金的份额在几个月之内飙了10多倍,当基金的份额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飙了10多倍的增长之后,这个钱来了,那就买股,因为钱来了,然后又在短时间集中买股,股就必定得涨,所以整个创业板泡沫本质上是一个资金游戏,说白了整个2015年的创业板泡沫,它就是钱突然来,然后这些钱突然集中投入到创业板,之后发生的是这个钱突然走,所以你看创业板到下半年以后,突然基金份额就大幅减少,就退出了,所以中间在穿插上杠杆之间,所以整个2015年是硬崩溃,这种硬崩溃就是表现为数据特征上的基金份额大增,然后瞬间大减,这种大增通过大量的资金搞了一个资金驱动型上涨,之后由于融资盘崩塌,马上基金份额同步减小,就马上撤资,撤资以后就拿一个硬崩溃,所以整个2015年是硬崩溃,2015年的创业板牛完全是资金现象,大家回头看这个不会有人有异议,完全是资金现象。

那么今天我们看赛道牛是软崩溃,你看它在赛道股价上涨的时候,我们看基金份额是连续六七个半年度持续增长,一路增长,最后到去年底增到最高峰,然后进入今年,开始明显的增速下滑,我说的是增速下滑。那么在基金份额增速下降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赛道们不就是走软了吗?

所以今天赛道是一个软崩溃,2015年是硬崩溃,软崩溃、硬崩溃,它的逻辑是一样的,就是说上涨不是由基本面驱动的,就是由资金驱动的,资金来的急去的急就是硬崩溃,就是2015年。

如果他来的持续好几年,然后退的也相对慢慢退的话就是软崩溃,这就是现在赛道所面临的,它正处于软崩溃的过程中,这个时候恰恰第三势力资金崛起了,在第三势力资金崛起的时候,资金的选择,包括新的热点的产生,对注意力、对资金和各类资源的分流,都将强化旧的已经处于软崩溃状态中的赛道们的崩溃。

大家可能老是说你老董跟赛道崩溃有什么,我是关心人民的疾苦,你知道吧?大家可能不太知道老董为啥跟赛道,我就关心国家的稳定,金融市场的稳定,我认为那种做赛道的真的是不为天下人的利益负责,真的不应该,天下人信任你把钱给你,你那么闹那真的是不对的。

有点良心的,真不忍心那样。

软崩溃正在进行的时候,第三势力崛起了;第三次的崛起,它会促进强化加速,真正的可以持续上涨的低估板块的崛起。

现在怎么理解我这句话?

现在大家看这个是中证煤炭指数,煤炭钢铁它是周期股,周期股是什么?两个季度我业绩可以涨10倍,这个周期股的业绩一旦反转了,特别猛,但是天道公平,因为你反转的特别猛烈,你一定在持续性上是不能持续的,所以我就一直在理论上也还没有完全解释,就是说周期股在业绩反转,算不算价值投资?

我认为它是理性投资,但是也很难归为价值投资。因为它涨上去以后它稳不住,维护上几个季度它就又掉下来了。

大家看中证煤炭指数,近期它飙升就是从很低的点位,飙升了几倍,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了,我们看历史最高点一旦触及,他马上就掉下来了,这就是周期股的特点,周期反转的猛,持续性差,一旦上去在上面待不住,一般是待不住的。

这一特点内在决定,第三势力资金做了价值发现在他们上面,但是他们客观上真的不是可持续的复苏,从而价值发现的时序,时间上头应该是有限的,包括最近一段时间傻大黑粗的一些变化,我没有特别研究,它不持续是周期性行业的产业固有的特征决定的必然,谁都改不了,没人能改。

当然了你在它极低的时候,在反转之前下场,这个是理性的行为,这个是有道理的行为。

所以如果第三势力资金继续做大,且周期股本来也不可能长期成为第三势力资金的可持续长期参与的板块的话,那么第三势力资金必定转向,他转到哪儿?同样是低估,同样是反转,且反转是能持续10个季度。

我们看第三季度介入傻大黑粗,为啥?数据反转+低估,无人问津,逆势他来了,但是他第三势力的持续性差以后,第三势力资金应该我个人认为它一定能壮大,它壮大之后的出路,应该还是围绕着他的理念做文章,低估反转,他再加上一个可持续,满足这个条件,都包括谁?满足这个条件的,应该是谁?

周期的特点决定了第三势力资金的新的方向。

看大事者挣大钱。

第一个问题,大势已经变了吗?我说的大势就是说资本市场资金的势力,集团演化理念大势变了吗?这个需要大家思考。

智者察于未萌。刚才讨论的第三势力资金在傻大黑粗上布局,是不是一种大势已变的先兆。

第二,被冷落的傻大黑粗上涨了数倍。那么傻大黑粗的客观的特点决定了它这个复苏不可持续,随着不可持续的局面展现出来,资金也将完成在钢煤上的价值发现。

到那时资金是重回赛道?还是沿着它本有的以低估反转逆向介入的思维逻辑。继续在低估板块上进一步挖掘?这个问题,也是今天跟大家交流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对钢煤很少关注,大家可能比我更清楚,好像钢煤涨了两三倍以后,也面临着阶段性的某种状况,那么当它不能够成为第三势力资金的一个理想的价值发现标的时候,第三势力资金又壮大了,其将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第三个问题,第三势力资金确实在钢煤上完成了价值发现,他转战了新的标的,新的板块,那么这个新的标的和新的板块,它是哪些板块?它是谁?这三个问题答案大家自己找,答案不难,但是提出这三个问题很不容易,这三个问题都是根本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不知道咋了,我就对那些每天研究恒大的人很难理解,说你恒大那个事儿跟大的问题有啥关系了?

恒大倒也罢不倒也罢,怎么善后也罢,实际上就根本不是一个事,他也不应该成为你每天关注的,你应该关注真正有意义的实质的问题。

那么我们今天我提出了一个新的关注点,第三势力的崛起以及第三势力是否能壮大,以及第三势力资金壮大之后,它的走向,以及由这一系列变化引发的,资本市场是否发生了一个大势级的深远变化,这个才是有价值的。

三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思考,我作为问题的提出者也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作为这一次与各位尊敬的投资者朋友们交流的一个终结。

大体上我的观点首先最终的主宰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没有表现,这不意味着价值规律不表现了。现在价值规律在这种极端与极限,他就开始表现了。

第二,第三势力资金不仅会壮大,而且基金会跟进,基金会逐步的汇入,最终第三势力整体上成为这个市场上真正的主流。

当然它主流之后是不是又成了新泡沫了,那是一段时间以后,但是第三势力资金最终不仅是要壮大,而且主流化,而且那些还在赛道里持续的资金最终也将加入,大家注意等钢煤起来的时候也有一些基金就钻进来了,所以第三势力是壮大的,那么壮大的资金将投资于可持续复苏和可持续经营反转的板块,这个可持续复苏,可持续反转,而且他还低估,而且他还有巨额流动性,他是谁呢?

恰恰在这个时间里,钢煤不具有属性,虽然钢煤以快速的业绩翻几倍,而实现了股价的翻几倍,但是真正说既低估又有流动性,又可持续的10个季度或者更长的十几个季度的复苏,恰恰这个时候银行提供了。那么这两个事件结合起来,到底是自然而然的,还是他就不能发生,大家自己想。

最后2021年还有不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点,银行业的数据复苏势头是不会被打断的,二季度都有1/3的银行净利润增长20%,而且拨备覆盖率几十个百分点上升的情况下增长的,所以它这个数据还是持续的,所以越来越持续。

另外资本市场你看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都说赛道永远的神,结果你没发现几月下来第三势力在傻大黑粗大干一票,对于无声处听惊雷,那么2021年最后的时点,我们应该珍惜,这就是我今天晚上跟大家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