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533):尊享交流——从中美银行业周期差异看中国银行业进入新成长周期(上)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06-10

董宝珍电台(533):尊享交流——从中美银行业周期差异看中国银行业进入新成长周期(上)点击链接收听。


主要观点:

1、2018年开始,中国银行业的主要经营指标都持续好转了两年以上。

2、历史累计的不良资产处理到后期。

3、如果主营收入增长态势继续,中国银行业将进入新的利润释放周期。

4、疫情会增加信贷规模,小幅降低息差,小幅提升不良率,综合效果有利于增收增利,疫情加速新的成长周期。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大家下午好。

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内容其实是我给我们凌通盛泰客户2020年一季报的姊妹篇,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先看《凌通盛泰客户2020年一季报》的视频版和文字版,这样逻辑就更完美了。




2018年开始,只要你看银行的财务报表,你就会发现各项经营指标已经持续好转至少两年以上,这种好转在时间上已经持续两年,在幅度上日益加速,而且各项指标综合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得出累积下来的历史不良处理已到中后期。随着疫情的发生,必然要加大信贷规模,息差小幅下降,不良率小幅提升,但三方面变化结合在一起,综合效果是有利于银行经营的,疫情的发生反而是加速了银行的新的成长周期,这就是我给凌通出资人信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已经以视频+文本的方式发布。




2018年开始,只要你看银行的财务


大家可以看收入高增长的时间已经持续了两年,股份制银行18 、19 、20年完全是两位数以上的持续高增长。我很早就公开认为,招商银行所以率先估值修复,并非是招商银行没有坏账,而是招商银行在与民生银行大体上拥有相同量级的坏账基础上,招行的收入增长能力强。其他银行能不能快速的进入估值修复,主要决定于收入增长能力。对于银行业只要收入增长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这是一个常识性逻辑。


接下来可以看一下更直观的风险抵补能力大幅持续提升了。




我说的提升是两个含义,一个就是说它确实提升了,第二它是持续了多年,拨备率的上升持续了4年多。而贷款拨备率从09年开始一直在提高!




再看计提的减值损失创出了历史新高。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上市16家银行,所以计提的减值损失已经连续创新高。


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到今天翻了不到一倍,但是减值损失上涨接近五、六倍,远远超过贷款规模的上涨。


之后看过去的两年里,中国银行业每年确认的不良持续增加,近期创出历史新高,每年核销的存量不良也已经创出历史新高,一年确认核销的不良达到2万多亿。



现在中国银行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快速出清的末端效应。


大家最近最担心的是疫情,其实这个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会对不良率有所提升,我们预测就0.25~0.5的不良上升,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几乎是毛毛雨。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来的,大家可以看《凌通盛泰客户2020年一季报》的视频版和文字版。



我今天分享的核心观点是:“中美银行业指标对比得出,中国银行业进入新周期。”


疫情发生以后,美国银行股出现了地地道道的戴维斯双杀!



巴菲特的最爱富国银行的股价走势腰斩跌50%以上,翻开美国任何一家银行股,全部是这种走势。疫情之后,大家要是长期跟踪我的观点,都知道我从18年底到现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不断的主张中国银行股将迎来戴维斯双击。过去的两年中国银行股没有出现戴维斯双击,等来了美国银行股的戴维斯双杀。这个是美国银行股出现戴维斯双杀的数据。



2020年一季度的季报,美国银行业的业绩,股价平均跌了39%,市盈率反而上升了,这是典型的戴维斯双杀。我们回到一个问题上,美国银行戴维斯双杀的原因是什么?大家肯定说业绩下滑,为什么业绩下滑?为什么中国银行业没有业绩下滑?疫情是戴维斯双杀的根本原因吗?


我请大家想一下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银行股出现了戴维斯双杀?同时,我们必须思考,会不会在中国银行股上出现戴维斯双杀?



我们凌通盛泰的观点是美国银行业长期计提不足,是戴维斯双杀的根本原因。美国银行业自08年摆脱金融危机之后,它就进入了一个基本面繁荣期,资本市场进入了10年股市大牛市。在这种基本面繁荣情况下,减值损失计提严重不足。



上图中深黄色的线是伯克希尔重仓银行股历年计提的减值损失,2019年伯克希尔重仓五大银行,合计每年进行的减值损失不超过2000亿人民币,非常少!蓝线是中国16家上市银行计提的减值损失,是逐年增高的,而且越来越高。这就是中美两个银行体系在过去的十年中的计提减值损失对比,美国银行业计提很少,中国银行业过去的六七年是历史上计提规模最大的。


下图中的指标是把每年计提的减值损失除以贷款得出计提比例:



到2019年底,中国16家市值最大的银行一年计提的减值损失相当于总贷款规模的1.5%。美国几家银行一年所计提的减值损失只占到总贷款规模的0.5%。换句话说,从计提比例的角度上对比,中国银行业的计提比例比美国银行业高三倍。今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美国银行业资金充足。假如巴菲特说的资金充足是正确的话,那么中国银行业的资金过分充足了。假如以中国银行业的计提标准来看,美国银行业或者说巴菲特重仓的那几家银行股的计提严重不足。


看历史数据对比,就会发现中国银行体系经历了一段历史上计提规模最高的艰难时刻,而美国银行经历了一段计提比例最低的幸福时光。美国银行业在幸福时光中计提的少,风险应对不足,一旦有疫情,报表立即恶化了。


为什么美国银行业计提的不足?原因是美国银行业长期不良确认的过少。



这条线是过去10年,美国银行业历年所确认的不良率。到2019年的时候,美国银行业所确认不良率不足0.5%,是历史上的最低不良时段,期间确认的不良太少了。美国银行业走出08金融危机之后,从2011年开始基本面好转,美国银行业出现了一个长达七、八年的美好时光,整个银行体系很少确认不良,从而很少计提拨备。中国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走出了一个高不良、高确定的困难时光。中国和美国在2012~2020年时间窗内,两个经济体系的银行经营状态截然相反。美国银行刚刚经历08金融危机把结构性问题处理完,迎来了一个低不良确认的幸福时光。中国08年4万亿推后不良暴露,到2012、2013年不暴露不行了,就进行去杠杆结构性改革,从12年开始,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率开始逐渐升高,计提不断升高,一直到今天不良确认是历史性最高的,计提也是历史最高的。中国跟美国形成一个截然相反的走势,美国是幸福时光,中国是艰难时光。



美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处于积累不暴露阶段,过去的十年,美国银行业积累不暴露,所以低不良、低计提,这样的数据特征实际上是失真的。换句话说,美国银行业的数据不能正确反映美国资产质量上存在的问题。现在疫情来了就暴露了。


美国银行业的数据存在失真!



请注意今天美国银行业的拨备率是320%,如果你基于这个拨备率的数据,得出美国银行业的风险准备充足,你就错了。因为从数据上看,美国银行业的拨备率是320%,中国银行业的拨备率明显的小于美国。如果只看数据宣布美国银行业的拨备水平高,风险储备足,你就错了,为什么?请看拨贷比数据:



拨贷比数据揭示了美国银行业的风险准备严重不足,拨贷比数据也揭示了巴菲特对自己所投资银行的风险状态认知不足,如果巴菲特看了中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的拨贷比进行对比的话,可能不会说美国银行业的抵补是充足的。(我是很尊重巴菲特先生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他的观点我都是同意的)


看一下拨贷比,中国的拨贷比是3%,美国的拨贷比在2019年底的时候连1%都不到,它的风险储备太少了。中国每贷出100块钱去,就要准备三块钱放在那作为风险补偿,美国贷出100块钱去就只准备一块钱,中国的风险准备是美国的三倍。中国银行业的拨贷率为什么这么高呢?而且中国拨贷比上升的势头从09年开始一直在上升。因为中国在过去六七年遭遇了风险暴露周期和处理周期。美国银行业在08、09、10、11年处理完问题资产的时候,美国的拨贷比也很高,也接近3%,那时候遭遇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恶化了,就得加大拨贷比,当时美国银行业拨贷比高,但是拨备覆盖率很低,2011年美国的拨备覆盖率也就150%,比中国现在还低。


你到底是在哪一个时刻买银行股投资呢?是在银行业拨贷比很高,但拨备覆盖率很低的时候买呢,还是说它拨贷比很低,但它拨备覆盖率很高买?从美国银行的数据看,真正的投资机会出现在拨贷比很高,但是拨备覆盖率很低的时刻,为什么拨贷比很高,但是拨备覆盖率很低?因为当时不良确认的太多了,虽然计提了大量减值损失但拨备覆盖率数据却很难看,但是那时候恰恰是投资机会。目前中国银行业拨贷比非常高,但是拨备覆盖率还很低,这和美国10年的数据特征一样,恰恰是投资机会。



美国银行业由于经历了一次10年从基本面到资本市场的大牛市,所以没有确认很多不良,于是他的各项指标过分好看。但这种好看实际上是火山爆发前的宁静,过去10年美国银行业都是低不良、低计提。数据太美好了,是假象和失真,随之而来的是美国银行业进入下降周期,疫情成为美国银行业进入下降周期的诱因。于是股市戴维斯双杀出现了。



我讲美国要遭遇戴维斯双杀,不是因为关心巴菲特的命运,我是要论证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周期与美国截然相反,美国银行业在金融戴维斯双击周期同时,中国银行业的自身发展周期进入戴维斯双击阶段。中国银行业和美国银行业都要进入新周期,只不过是美国银行业从过分美好进入指标恶化,而中国银行业也是要进入新周期的,从指标过分难看到不良和减值计提量的减少,以及由不良和减值减少导致的指标的美好化。这是我今天演讲的重要观点。



美国戴维斯双杀,直接的诱因是疫情,疫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你如果认为骆驼的死,是因为稻草,稻草应该为骆驼死负责,基本可以退出股市了,这不是投资者应该有的思维方式。表面上看美国的银行股双杀是由于疫情导致的,但本质上它是计提不足,拨备不足造成的。


现在我提一个问题,中国银行业处于周期波动的什么阶段?答案是低成长周期的末端了,是不良资产处置的末端!过去这六七年中国银行业一共计提了大约10万亿的减值损失。08金融危机美国银行业损失了1万亿美元,中国现在损失了10万亿人民币,一次坏账处理达到10万亿的减值损失是人类金融史上的最高额损失。中国银行业处于周期波动的去旧迎新阶段,处于由否到泰的阶段,中国银行业处于否极泰来阶段,美国银行业处于乐极生悲阶段。


中美银行所处的波动周期截然相反,他们都进入新周期了,美国银行是从幸福周期进入困难周期,中国银行是从困难周期转为幸福周期。中国商业银行一年核销的不良资产就2万多亿,每年计提减值损失同样多,这么大规模的处理不可能没有完结,银行的不良资产跟生孩子是一样的,生完一个怎么也得孕育一段时间才能生第二个孩子。中国大部分人看不到中国银行业与美国银行业的周期截然相反,人们看到美国银行股崩溃了,就想当然认为中国银行股也会崩溃,那是表面看问题。


请大家看这个图:


这个图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从2013年开始,中国银行业就处于长期的高不良高计提状态,在这种高不良高计提的情况下,每年计提的减值损失能消化1.5%~1.6%的不良率。美国在19年底每年计提的减值损失只能消化0.5%。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消化能力,在6~7年的消化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日益壮大,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净利润是建立在一年处理1.5%左右的不良率的情况下实现的!美国银行业的净利润是建立在每年只能处理0.5%的不良率的基础上实现的,你说哪个银行的价值大。多少人在搞价值发现、多少人削减脑袋想赚钱,他就不看这些根本的东西。


这张图的第二层意思是疫情发生后,如果疫情导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上升0.5%个百分点,这一个幅度的上升,对于目前我们中国银行业的抵补能力和消化不良的能力来说,是毛毛雨,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我们的银行六七年里在困难周期已经磨练出对困难的巨大的承受能力。中国银行业一年1.6%的消化不良,他消化的能力强,困难把他锻炼的抗不良能力提升了,疫情如果真的给他增加0.5%,小事一桩,根本激不起浪花来。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个事儿,这就是质的差异,这就是表象背后的根本的差异。


我想告诉大家中国银行业和美国银行业的周期是反的,中国开始向美好周期过渡了。在美好周期过渡的时候,大家没发现这个价值连城的变化,大家对这种内在的趋势性变化不重视,大家被疫情遮蔽了双眼,被疫情误导了!


  这是我们的客户的留言:


客户很惋惜地说:要是没有疫情,就按照老董你的说法,基本应验了,可惜疫情让一切付之东流了。



疫情只是让银行股戴维斯双击被拖入伤停补时和加时赛。假设没有疫情,关于中国银行业的坏账能不能被有效处理完,中国银行业会不会永远的崩溃的认知博弈,其实已经有结果了,事实和数据已经能证明中国银行到19年前后基本上已经进入新成长周期,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这个认知已经明朗了,但因为疫情增加了一个新的认知博弈:“疫情冲击下会不会造成第二轮的恶性资产质量恶化?”出现了旧认知博弈明朗,新认知博弈又起。让这场银行大博弈进入伤停补时和加时赛!但这个加时赛改变不了最终结果,因为加时赛之前已经是20:0了,已经大局已定了。


最后我谈谈美国银行业可能存在伪戴维斯双击的问题



我在跟大家交流互动的时候,也在对美国银行业进行追问式思考,美国银行也可能出现伪戴维斯双杀,因为现在它这个股价是戴维斯双杀,但是它股价戴维斯双杀,如果美国监管层大规模处置,最终疫情有效地被控制住,那么它这个双杀,就是伪戴维斯双杀,很快就结束了。但是美国银行业是不是伪戴维斯双杀,还是说美国疫情没控制住,长期蔓延下去,它最终变成了实质性戴维斯双杀需要考察,因为疫情的冲击,我认为始终是一次性的,疫情一定能被控制住,人类没有败给细菌,所以疫情一定能控制住,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整体上应该是中短期的,美国银行业也可能是伪戴维斯双杀,到底他是伪戴维斯双杀还是真戴维斯双杀,决定于美国基本面的走向。美国基本面有效又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总体来说这个问题我就不研究了,我就把这个话留下,大家谁愿意研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