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1-250《孟子》:卷二·梁惠王下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1-09-28

凌通国学院21-250《孟子》:卷二·梁惠王下

本篇共十六章。第一章至第十二章都是与齐宣王的对话,其中有若干章都围绕“与民同乐”的话题展开。其主旨为不管好乐(音乐)、好财、好色,本身都不算什么过错,怕的是不能节制私欲,残害人民,反之,如果能推己及人,与民同乐,做到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那便是足以实现王道的仁政,必将得到人民的拥护。此外,孟子在谈到“勇”的问题时,要齐宣王舍弃“小勇”,而学习先王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大勇;在谈到用人问题时,指出要普遍了解民意,并以民意为准则来识别和选拔人才;在齐、燕发生战争而齐国已并吞燕国时,孟子又告诫齐宣王宜顺应民心,从燕国撤兵,这些都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第八章关于武王伐纣的评论,意谓君王如破坏仁义之道则可杀,其所表达的民贵君轻的倾向尤为鲜明犀利。第十二章至十五章,是与邹和滕两个小国君主的对话,从中可见在严峻的军事和外交形势下,孟子仍坚决主张实行仁政,毫不为现实功利而妥协,在他看来,一时的存亡兴废是不足为怀的,勉力行善,便是尽了人的本分,至于成功与否,却不是人可以指望的,所以也不必计较。这是对道德具有绝对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肯定。本篇最后一章,透露出孟子在出处进退中的态度,让人想起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由此可以了解:“天”这样的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实具有令人处变不惊、镇定从容的意义。

如果说《梁惠王上》是比较宽泛地谈论仁政的话,《梁惠王下》则是比较集中地谈论仁政的一个方面,即“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其中谈论了民本思想的几个侧面:君王与民同乐则百姓拥戴,可以王天下,君王独乐则百姓遭殃;“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君王应治理好国家,否则百姓可以把他废弃,甚至于认为如果君王不仁不义,臣下可以诛杀他;选贤使能或杀人要以国人的评判为基础;是否吞并一个国家应该以本国民众的意见为准。即治国乃至做一般事都应首先重视百姓的关切,此乃成功的前提。在孟子看来,这样做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王道。王道,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霸道而言的,霸道讲的是兵强马壮,恃威治民,要靠打仗用兵来开道。和霸道不同,王道的目的不是“王天下”,而是使天下百姓安居而识礼节,“王天下”只是王道水到渠成的副产品。

本篇中,孟子反复强调了“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与民同忧乐思想,这一思想无疑带着超越时代的光芒,与当时君主至上的观念格格不入。一千多年后的宋代名臣范仲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为官准则,更是成为了历代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0928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