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凌通国学院22-068《孟子》:《公孙丑下》第8章3

文章来源:凌通国学院发布时间:2022-03-16


燕君子哙,沽名钓誉,赠其国与子之,从而乱局危局连连。

问题是孟子此前对齐国大臣沈同的可不可以讨伐燕国的提问作过肯定的答复。第一,所谓沈同“以其私问”,一般解释为以私人身份提问;理解为私下提问,似乎也还靠谱。因为我无法设想沈提问时先声明自己只代表个人。征伐或者不征伐燕国,问题本身完全与私人事务无关,这是一。一般认为沈是齐国大臣,少数人认为沈的身份不可考,这是二。即使一个匹夫,问这样的问题,如无极特殊身份(如外国间谍,与子之或子哙有极大个人恩怨者……)也是为齐国伐燕而设问,不会是天知道的天意天吏的经纪人或代表人而向孟子发问。按:任何人提问,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是为自己为当时发问。比如问一条路能不能到甲地,就意味着自己或自己的一个伙伴此时要去甲地,而不可能是问天神或者地煞或者其他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玩意儿在N年N月N日要到甲地。孟子如果思维正常,也不会是明明认为只有×地×人才够得上天吏的格儿却告诉齐国人沈姓者可以打燕国,这是三。

第二,孟子自己告诉后来的提问者,沈同问了孟,孟点了头,后来就真的打了过去。说明孟的身份也不是真正的匹夫,他明明是齐王的客卿嘛。孟的身份是客座顾问、学者兼社会活动家,是VIP,是说话管用的人,他的话绝对不是匹夫的个人意见。即使沈同有言在先,我们以个人身份先谈谈,他们对自己的对谈的严肃性、重要性仍然有足够的认识,应该说,正是由于话题太重大了,才声明先以个人身份谈谈。如果二人是谈今天天气,哈哈哈,还用明确身份吗?

第三,孟子为什么不承认他赞成过齐国去打燕国?他自己已经直言不讳,他本来以为齐国能以不同的做法来干预燕国事务,结果齐国搞的也是权力斗争、杀杀伐伐那一套。齐国的为孟子所不取的一套,是打完了才暴露出来的,不是孟子早已料到的。所以他说:“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注意,是今儿个即现在孟子才发现齐之伐燕乃是以燕伐燕,不是早就预料到的。好比是说:“早知道齐国是以燕国之道征伐燕国之无道,我怎么可能去认同齐国的征伐呢?”

第四,孟子回答人家关于是否认可过齐国的伐燕意图,他的回答“未也”就站不住了,他明明说过“是也”,怎么可能变成“未也”呢?孟子太好辩了,亚圣有点强词夺理。或者,他老当时确实对齐国抱有希望,希望齐国以仁政王道去提升燕国?不太讲得通,孟在齐,他能看不出春秋无义战、战国更没有义战了——这样的局面与实质?

第五,孟子举出处置杀人犯的比喻,倒有一定的说服力。世人皆曰可杀的人,并非世人皆可杀之,而只能交付有司,找专门机关的专门人员去执行死刑。但用比喻做证,逻辑上不太严密,因为比喻不等于全同,处置杀人犯与征伐另一个无道失道的侯国,以简喻繁,以小喻大,可比性有限。

第六,如果是私下咨询,或者是以个人身份询问,此事怎么传播出去的呢?说明此事并没有特别机密保密,这本来就是一个公共话题,不是私人话题。

第七,从子哙让国说起,这里已经有了公权力不可私相授受的观点。公权力的私有化,是中国式封建社会封建意识的一个毒害性遗传基因,至今值得警惕克服。中国早在东周时代积累下来的政治课题、政治经验、政治格局与政治社会学说,太丰富也太重要了。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兹后两千余年的走向。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20316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