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584):对中日韩金融体制一致性的深思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10-05

         董宝珍电台(584):对中日韩金融体制一致性的深思




摘要:

1.引出话题:“为什么在中日韩这三个国家的银行体制,都出现了政府直接指导银行把信贷资源发放给政府认为需要支持的产业,也就是中日韩都出现了政府有形的手让银行按照政府的意志放贷,哪怕在纯私营银行的韩国和日本,也出现了这个现象。”

2.我在银行的研究中,很早就发现一个情况,中国银行系统乃至金融体系与政府存在着一种互相配合、互相依存的关系,政府会让银行把钱投入到政府认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地方。同时政府给中国的银行提供了一种战略保护或者战略支持,当银行遇到系统性问题和挑战时,政府会支持银行,与银行一起合力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与西方的金融运作机制,有深刻的差异和不同。通过研究我认为中国的银行运作模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金融稳定,尤其有利于化解系统性金融和经济问题。

3.韩、日靠产业政策和政府引导、控制银行信贷资源投放的政策,确保了两个国家经济崛起。也就是说政府引导甚至控制银行信贷资源投放的金融体制的客观效果,促进了战败国和穷国变成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使日本和韩国经济腾飞的金融体制和银行运行机制,在本质层面和中国现在执行的金融体制是一样的!与美国与英国的金融体制和银行运行机制是不一样的!那些强调全宇宙只有一个物理定理,所以金融体制和银行运作机制也应该是唯一的,凡是跟美国不一样的金融制度就是错误的观点是不正确!

4.在儒家文化圈出现了中、日、韩的金融模式是一样的情况,是因为中日韩底层文化的一致性导致的。

5.5所有的国家都试图沿着西方工业国的路径,变成发达国家的努力和奋斗过程中,只有儒家文化成功了!

6.中日韩出现的政府控制银行信贷投放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为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也必然有利于银行!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

大家好!此时此刻我正坐在一个树林里,思考着一直在我脑海深处挥之不去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是:为什么在中日韩这三个国家的银行体制,都出现了政府直接指导银行把信贷资源发放给政府认为需要支持的产业,也就是中日韩都出现了政府有形的手让银行按照政府的意志放贷,哪怕在纯私营银行的韩国和日本,也出现了这个现象。 

我在银行的研究中,很早就发现一个情况,中国银行系统乃至金融体系与政府存在着一种互相配合、互相依存的关系,政府会让银行把钱投政府认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地方同时政府给中国的银行提供了一种战略保护或者战略支持,当银行遇到系统性问题和挑战时,政府会支持银行,与银行一起合力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与西方的金融运作机制,有深刻的差异和不同。通过研究我认为中国的银行运作模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金融稳定,尤其有利于化解系统性金融和经济问题。但市场上很多人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引导银行给政府鼓励的产业信贷投放,是干涉银行自主经营,不利于信贷资源的配置,他们认为银行是“私器”不是“公器”,政府不可以干涉银行的信贷投向。当银行出了问题,政府也不要管,就像雷曼一样放任其破产了事。这一主张在字里行间、话里话外认为跟美国金融模式不一样的金融模式通通都是错误的。

这使我意识到一个问题:金融运作机制和物理规律是一样的吗?物理规律在全宇宙范围是唯一的,金融运作机制也是唯一的吗?我认为金融活动本质是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总是立足于特定的文化、特定的历史、特定的制度基础上,不同经济体在文化、制度、历史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使得不同国家的的金融模式,金融运作机制不同。运作机制不是唯一的。

产生了这个想法,我开始思考怎么样证明这个想法。有一天我正在一片树林中思考这个问题,脑海深处瞬间冒出一个思路,会不会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韩国和日本,也会出现和中国相对一样的金融模式,在日、韩也会出现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信贷投向方向,也存在着银行在政府的引导下运作中、日、韩在底层文化心理上是一样的,因为大家都是儒家文化。有了这个猜想,我马上查资料,资料提供的事实完全印证了我的猜测。

     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系巫军张兰亭合著的日本金融体制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银行体制特点的文字:

日本官民协调的金融体制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向来以政府干预多而闻名,这在金融方面也不例外。从金融机构的数量方面看,日本金融业的垄断程度似乎并不是很高,这是由于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实行“金融保护行政”,各银行间一直没有多大的竞争。所谓金融保护行政,就是银行的业务和经营范围都受政府的行政保护,即银行业的加入和退出都需经大藏省(现为财务省)批准,各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分支机构配置也都处于大藏省的管理之下。在日本,不仅有法律上明文规定的大藏省对银行事业活动进行审批和监督的制度,而且还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和行政指导,从而使银行听命于政府。在银行经营困难时,政府采取救济措施,尽量避免银行的破产,这就是所谓“银行不破产”的神话。由此,金融保护行政又被称为“护航舰队方式”。当然,日本政府对银行经营困难时的救济,并没有什么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而是日本政府通常采取的行动,而且,银行在经营困难时也往往期待政府的救济。由于政府和银行间的上述关系,银行既听命于政府,又相信政府的救济,两者之间有一种默契的信赖关系,从而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官民一体或官民协调的金融体制。

更多的资料和事实显示:

日本在二战之后的银行贷款资源投放过程中,受到政府指导和干预,在二战后日本经济起飞过程中,首先日本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确定日本重点发展什么产业。产业政策制定出来后,政府推动政策执行,对产业政策规划的重点产业,政府引导、要求银行给予信贷资源的倾斜。比如要发展造船,于是政府就会要求银行必须大规模向造船企业投入信贷。如果日本的银行不按照政府的要求,向政府认定的重要产业大规模贷款,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就实现不了,为此政府就会制裁银行。银行必须配合政府向重点产业放贷,不然政府会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制裁银行。

日本的金融统制政策实质上是为其产业政策服务的。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借鉴欧美经验,在不同时期扶植最有利的战略产业,迅速实现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日本模式"的核心与政府干预》作者: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孔凡静

 

在当时(战后)的历史条件下,有限的外汇和资金投向哪些产业,是日本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规律,这些资金可能投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成熟产业即轻纺工业。但是如果重点发展轻纺产业的话,不仅不能缩小、反而会扩大日本同欧美国家在产业水平上的差距,即出现所谓的“贫困增长”。而此时的日本需要积极发展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重化工业,从而实现“追赶型现代化”。日本政府采取各种各样的扶持手段,最终形成了极具日本特色的、富有创造性的“产业政策”。以通产省为主导确定需要扶植的战略产业,之后提供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直接统制政策、行政指导政策扶植措施。

二战后,日本从二战战败国再次成为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它的银行信贷投向与政府的产业政策捆在一起。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之后政府要求银行配合政府的产业政策,日本银行在政府引导下,信贷投向与政府产业政策融合捆绑在一起。当银行经营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政府出面协调资源帮助银行化解问题,从而确保银行的战略安全和金融系统的稳定,进一步确保社会经济稳定。于是大规模资金在政府协调下,高效率投向产业政策支持的战略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当经济和金融系统不可避免面临挑战和危机时,政府伸手救援,消除过度波动和不稳定。这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政府干预金融资源的投放导致了日本经济腾飞,而不是危害了经济!


再看紧随日本之后崛起的韩国经济,韩国在60年代经济起飞时,韩国和中国一样有5年计划,和日本一样有产业政策。韩国政府也像日本政府那样要求银行按照产业政策,贷款投向重点产业,而且韩国政府对银行信贷资源的投放干预更强有力,在60年代到80年代韩国经济起飞的20年,韩国银行从资本属性上私营的,但私人银行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政府任命的,不是由股东选举的。政府任命私人银行的高管,目的是保证银行按照政府的意志,配合产业政策向重点产业投资信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