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精神经济学(21):精神价值的本质(三)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6-06-05

门格尔为精神商品价值来源奠定理论基础

门格尔把有用物品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作为价值的基础条件!当有用物品的存量小于社会需求量,这时就不能让所有的需求者都得到满足,社会成员为获得有限的物品以满足自身需要互相竞争,为解决这种矛盾,消费者互相竞争过程中导致了物品价值的产生。价值是因为有用物品出现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不能被满足,为了确定谁的需求可以被满足,谁的不可以被满足就出现了消费者的竞争,消费者竞争导致价值产生,从本质看门格尔的这一观点实质上是把排他性视为商品价值的基础来源,虽然门格尔没有点出排他性概念,但在本质含义上门格尔的意思就是排他性。他的价值基础是建立在排他性之上的。有用商品有排他性才有价值,任何物品没有排他性就没有价值,排他性大价值大。我在思考精神商品价值的时候意识到,精神商品的消费者主要目的并不是买商品的使用功能,用经济学语言表述,商品的实际效用并不是精神消费者所追求的。精神消费者也完全对成本没有考虑,已知的任何精神商品的价值几倍几十倍高于成本。通过思考逐步形成排他性和排他性溢价的概念,认识到排他性溢价是精神价值的基础和度量尺度,我的观点和门格尔一百年前提出的“商品价值产生的关键是因为排他性,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于排他性强度”是完全一样的!我与门格尔观点的差别只是适用范围,门格尔认为排他性产生价值适用所有商品,我认为排他性产生价值只适用精神商品。

我很早就意识到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他们的价值观,不能解释商品价值的本源。就是因为流行的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所揭示的价值原理和经济理论,解释不了精神商品的价值来源和定价机制,我开始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答案。思考让我发现精神商品的价值,是其所创造的消费者精神感受和主观意义大小决定的,精神商品的价值就是意义的大小。主观感受是精神商品的价值之本。这个思想形成后,我开始收集资料准备将其写出来。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我发现了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注:我实在太无知了,我在2015年冬天,才知道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奠基人门格尔的理论),很快买到了书,认真阅读之后,我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我没有必要自己再写一个精神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心灵感受和精神意义精神商品的价值的文章了!门格尔在一百年前定义的商品价值就是精神商品的价值本质。精神商品价值和成本没有关系,和消费者在使用这个商品中获取的主观体验有关系,这个认知在一百年前就已经形成了。整个精神商品的价值本质就是门格尔在一百年前所提出的主观价值论,也只有主观价值论能解决精神商品的价格本源。

我独自思考形成的观点和门格尔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主观意义价值论无任何差别,是百分之百一样的。门格尔在一百多前年的定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精神商品的价值来源和本质。我们现在讨论的精神消费精神价值和门格尔的价值定义完全会师了。门格尔的精神价值理论就是为精神经济现象准备的。

精神价值来源于消费者的主观赋予

[FS:Page]

门格尔在他的主观意义价值论中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商品的客观属性,商品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是因为某种有用性打动了消费者,消费者基于自己被打动的程度给商品赋予、附加一个定价,这个定价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本质上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赋予商品的!精神价值终极来源是消费者的心灵和主观世界,这是理解精神价值的最关键之处。我们可以通过街头民间艺人表演,理解精神商品的价值不是商品固有的,而是消费者赋予的。

街头艺人表演没有具体的定价,观众根据自己的感觉自己任意出钱,认为值多少钱就出多少。观众有的会给钱有的不给钱,有的给的多,有的给的少。有的听众之所以给得多,是因为艺人的表演,使听众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积极情感,表演给他带来不同寻常的精神享受和主观意义,他被强烈打动了!于是,他认为这个表演很有价值,所以付较多的钱。有些人不付钱是因为这类观众认为表演水平一般,没有给他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没有因为艺人的表演产生,强烈的积极感受,没有被打动,所以不付钱。付钱少的人他的内心被打动了,有一些积极的感受,但是不强烈。所以他就少付一点钱。不付钱的、付钱的、多付的、少付的都代表了他们对表演的主观感受和主观判断。街头艺人的价值来源于观众的主观体验,来源于消费者产生主观体验后的赋予!

各种演出和比赛的价值有什么决定的呢?首先,跟演出和比赛的物质成本几乎没有关系,如果一场演出观众被感动了,观众愿意付更多的钱,并且他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别人,别人也就会付更多的钱去看这个演出。观众产生了特殊感受,精神上获得了某种收益,他把这种精神感受赋予了演出。如果一场演出观众睡着了,观众不会给演出赋予价值。同样一场球赛有价值是因为精彩的比赛过程在消费者心中激起了热情,让球迷欢呼激动,观众的情绪被调到起来,就会认为比赛精彩给比赛较高的评价,这种评价和对比赛的感受就是比赛的价值源泉。


一场演出和比赛的价值来自于观众和球迷的主观感受,其价值是观众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赋予的。一场好的演出与差的演出客观成本差不了多少,演出的基本程序也大体相似。但是演出在观众的心中,能对观众的心理产生什么样的特殊感受,才是演出的价值源泉。比赛的价值也是这样的原理。

精神商品的价值是由消费者的心灵和精神所赋予的,不是商品本身的物质属性所决定的,这个观念和思想比较抽象,我们很少听到,较不宜理解,因此再举两个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真实案例。恋爱中的人互相赠送玫瑰花来表达情义,于是玫瑰花就比其它花珍贵,玫瑰花种植因此成为一个产业。为什么玫瑰花可以以较高的价格销售,玫瑰花的价值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还要回到希腊神话中,爱神阿佛洛狄特为了寻找她的情人阿多尼斯,奔跑在玫瑰花丛中,玫瑰刺破了她的手,刺破了她的腿,鲜血滴在玫瑰的花瓣上,白玫瑰从此变成了红色的,红玫瑰也因此成了坚贞爱情的象征,玫瑰因这个神话成为了爱情和真挚纯洁爱的象征。这个神话在全世界流传,使得人们心灵深处形成了一个认知,玫瑰花和爱情关联,于是玫瑰花就蕴含了表达爱情的属性和价值。玫瑰花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能够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神话流传的过程中在人的心中形成了玫瑰花代表爱情的认知,人们的认知赋予了玫瑰花价值。玫瑰花本身没有价值,并不是玫瑰花这个植物生来就有能够表达爱慕之心的客观属性。客观上讲玫瑰花什么意义也不代表,只是一个植物,但是希腊神话中的传说在全世界流行,让玫瑰花被赋予了代表爱情的意义。首先是希腊神话故事让人们在心中形成玫瑰花代表爱情的认知,在这种认知形成后,人们就愿意花钱买玫瑰花,花钱买玫瑰花的过程就是主观心灵赋予玫瑰花价值的过程。

[FS:Page]

同样中国有相思豆。传说古时候,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树结满了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女子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后来大诗人王维写下了千古名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于是红豆成为相思的代表,青年男女,把红豆作为爱情的信物、互相馈赠,寄托相爱情意。通过传说和诗歌红豆从此代表了相思,具有表达思念的意义。人们通过购买并赠送红豆来表达自己的相思,甚至人们把红豆作成饰品带在身上。红豆作为一种草本植物本来没有什么意义,并不是红豆种子中包含了相思的基因。而是民间传说和诗歌的广泛流传,让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认知红豆代表了相思,为了表达相思,人们就购买红豆。红豆也罢,玫瑰也罢,只是一个纯粹的植物,它们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希腊传说中的爱情故事里面是牡丹,现在就会形成一种牡丹代表爱情,玫瑰就没有价值了。同样,如果中国关于相思豆的传说里不是红豆而是扁豆,那么今天代表相思就不是红豆而是扁豆了,红豆就没有价值不会形成相关产业。这就是主观精神赋予了客观物质某种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完全不是由物质属性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的主观精神认知赋予的!

精神商品的价值产生于心灵,来源于主观精神世界。这个从主观心灵感受产生的价值是在商品作用下产生的,商品作为一个诱因促进了心灵心理的特殊感受。没有精神商品的作用,消费者也不会产生情感和精神上的感受,特别注意,这个作为主观体验诱因的商品,满足的是人类的心灵精神需要,不是满足于人的生理需要。比如,吃面包,面包直接作用于肠胃,解决的是生理问题。而生日蛋糕不是为生理需求出现的,没有人为了解饿买生日蛋糕,是因为要在生日上创造一种气氛,创造一种愉快的心灵和精神感受,所以只有满足心灵和精神需要的商品才能获利精神价值。

这就是我们精神商品的价值本质来自于心灵,不是商品物质属性,如果没有消费者主观精神和心灵的存在,或者主观心灵没有被打动,客观商品就毫无意义,也更没有价值。这种观点听起来让人觉得很不容易理解,但它对于精神商品的确是真理,为了把这个相对抽象的道理讲的更明白,我想引用中国最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大师王阳明先生岩中花树的典故加以说明。王阳明与友人同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在你心上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个故事熟悉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都知道。王阳明在和友人交流时,这个故事表达的意思是物质永远是客观存在,山中的花永远是独立的客观存在,你来不来看它,它都会自开自放。但如果你不来看,这朵花没有社会和精神意义,因为没有社会和精神意义也就没有价值。当你来到山中看到了这朵花,产生了美的感受,脱口而出:“好漂亮!我喜欢!”你就赋予了这朵花精神意义和价值!这朵花所以获得你的好评,因为它触动了你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因为花触动了你的精神世界他就有社会意义和价值了,如果这朵花正好是农民培育的正准备卖,你可能马上就会付给农民钱,买走这朵花。你付多少钱决定于你的喜欢程度,决定于你被花打动的程度,这朵花的价值完全是你的主观心灵决定和赋予的,它的样子和颜色、香气给你精神带来愉快感,于是你基于自己的心灵感受赋予它价值。假如你不看花,花再漂亮也只能是寂寞芳菲独自开,无人欣赏的花没有意义,从而也就没有价值,只能在山中自开自落,因此人是花有没有价值的根本决定因素。花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于我的心,是人赋予它的,这朵花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于人来不来看它。

[FS:Page]

主观意义价值论和客观成本价值论的哲学本质

与王阳明解释岩中花树有意义、有价值必须依赖于人的欣赏一样,商品的精神价值必须依赖于人,是人的心灵和精神附予了精神商品价值,主观精神感受是精神商品价值的源泉,不是物本身包含着某种价值。没有人的关注产生主观精神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赋予商品,商品就没有价值。王阳明岩中花树的例子,几乎完全是为精神商品的价值原理准备的。这里追问一个问题,王阳明岩中花树的典故为什么如此自然、如此契合地解释了精神商品的价值来源于消费者主观精神的赋予!?我们是否发现精神性商品的价值来源于消费者主观心灵的赋予,与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均来自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赋予极端类似?这种极端类似是偶然的吗?不是!精神价值来自于消费者的主观赋予,是主观唯心主义原理在精神产业的具体表现,或者说,精神价值来源于消费者的主观赋予,是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在精神产业的体现。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间最重要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和起源,精神高于物质,物质只是第二位的。使一切事情有意义的基础是我们的心灵和精神,精神和心灵是评价事物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有什么样的心灵感受就有什么样的事物!一切存在的事物能不能有意义?有价值?完全决定于主观心灵。如果我不关注你,不接触你,不对你有特殊的感触,你就没有意义,等效于不存在。”精神价值来源于消费者的赋予,是主观唯心主义一种局部现象,主观唯心主义是普遍原理,精神价值来源于消费者的心灵和精神是具体应用!精神价值的本质与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一脉相承!精神价值以及精神产业经济规律的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由此,可以用主观唯心主义理论思考精神商品价值产生的本源,可以用主观唯心主义理论思考精神产业的经济规律。我们可以借用存在数千年的主观唯心论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分析精神经济学中一系列概念和经济规律。

客观成本价值论强调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物质属性决定的,这种价值观强调物质重于一切,商品价值本源来源物质成本。客观成本价值论思想本质属于客观唯物论主义。客观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人的精神来源于物质,从属于物质,受制于物质”事实上用唯物论的这种观念来看客观成本价值论,我们就会发现客观成本价值论完全是唯物论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就像主观意义价值论是主观唯心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一样。立足于唯物论的客观成本价值论,把商品的物质材料加上人的劳力(这种劳力专指是体力劳动,不包括思想和精神性的劳动)视为价值的来源和本质。客观成本价值论视角下,拥有价值就是拥有东西,东西在价值就在,东西丧失掉了价值就没有了。一切都是由物质由成本来维持的,除了物质成本之外找不到其他价值的来源,也不存在物质成本之外的价值来源。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当然有其道理,但是越来越显得并不正确了,可口可乐的高管曾说过,假如把我们工厂一把火烧掉,我一周之后就可以继续正常经营,因为可口可乐的价值度不来自于物质性的厂房设备,而来自于以品牌为核心的消费者心灵和精神中地位,可口可乐的价值存在于消费者的心灵深处跟物质的关系越来越小。物质几乎成为某些特定商品尤其是精神商品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商品价值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并不是依赖于商品的物质形态以及生产商品的车间厂房和设备,而是扎深于消费者的心灵和内心世界之中。

[FS:Page]

我们把经济问题提升到哲学层面,目的是从更深刻的本质上认识精神价值和精神产业,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指导应用,现实中有一个重要课题,企业如何创造精神价值和生产精神价值,假如我们知道如何创造精神价值,相当于打开了财富之门,而创造精神价值的根本出路和切入点是要理解精神价值是从哪里来的?精神价值不来自于物质层面,而是来自于人的心理,因此创造精神价值的重点在人的心灵的深处用力,下面一章我们就以精神价值的主观唯心主义为基础寻找创造精神价值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董宝珍更多精神经济学内容,请点击进入:http://www.ltjztz.com/news/index/nav_id/3813/snav_id/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