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董宝珍电台(507):疫情利多银行的官方证据和再论述(二)

文章来源:董宝珍发布时间:2020-04-29

      欢迎收听董宝珍电台,点击链接:董宝珍电台(507):疫情利多银行的官方证据和再论述(二)即可收听。

演讲时间:2020年4月12日

演讲者:董宝珍

主题:疫情利多银行的官方证据及再论述


    本文要点:

    董宝珍老师认为:银行业的不良率与破产企业的数量直接相关。记住这句话值一个亿。

    凌通盛泰发现在08金融危机期间,通过美国破产企业数量与美国银行业不良的对比关系可以看出,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银行业的破产数量是一年2万家,而在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一年的破产数量是6万家,大幅飙升。在这个过程中美国银行业的不良率从一点几飙升到接近五了,在不良率恶化的时候,不良率与破产企业的数量数据几乎是合一的重叠,完全是趋同,不良率的好转状态和破产企业数量也基本是平行的,只是不良率好转的速度更快。

    在怎么控制不良率上?

    董宝珍老师认为是降低破产企业数量!控制他的过程中,有的企业是该死的,所以要控制他的退出的时序,不要让他一瞬间都破产。控制之后,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破产数量。控制不良率的手段在于控制企业的破产数量,不要让它破产,因为它一破产就就一切都砸锅了。只要它不破产,就还有活路,它只是短期逾期,过一段时间银行就康复了。


以下是文字实录:

围绕着中国银行业的分歧点,就是到底疫情会不会制造大规模不良,这就是认知博弈的战场。我们的观点:不良率不会因为疫情实质上升,我下面开始论述:


在历史上08金融危机,当时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打击和冲击,大体上跟现在一样,那个时候他就没有恶化,换句话说,我宣布这一次危机下他也不会恶化,并不是一个新的见解,而是一个老见解的二次展示。

我们这个观点在12年前发生过,08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是实体受冲击,大家都看外贸下降得很狠,可是在那种冲击下,的确银行业没有恶化。所以我今天说的这个观点其实在12年前发生过,所以我们回到12年前,这个是事实,这就不是预测了。

这是08年真的事实他没有恶化,今天也不会,绿线是市场认为的,红线是我们我认为的,到底哪条线对?总的来说这两个观点形成对立,一旦我是错的,我不会赔钱,一旦我是正确的,那就是茅台博弈的局面就会重演。

所以今天讨论极为有意义,我什么都不讨论,我就讨论不良率,我就把这个问题咬死。我的观点是从重演08年。

金融市场有句话:这一次不一样。实际这一次一样的,为什么一样?下面看:

首先我董宝珍和董宝珍团队,再一次为中国金融界和投资界贡献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和思维方式,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思考疫情之下银行业的不良会不会增加,但是如此众多的思考和研究者均没有解决一个理论问题,就是银行业的不良率到底跟哪个经济指标或者哪一组经济指标直接关联,这是我要给大家贡献出来的,我们凌通盛泰团队的才智,大家都分析疫情下会不会不良增加,你必须搞清楚不良的增加和减少与什么有关系?

资本市场包括经济金融界没有人追问这个问题,也没有人研究这个问题。我一上来,我就是从这个角度思考的,我要预测不良会不会增加,所以我必须知道不良增加与否受什么决定。这个是正确的思维模式,很遗憾,大部分说不良要猛增的人没有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恰恰我们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找到了这个问题,它跟经济状态不是必然关系,市场的错误我说过一句话,就是哪里有错误,哪里有价值。无扭曲不价值。无错误不价值。只有市场错误的时候才有价值,市场错的越离谱价值越高,我现在经过了茅台博弈,打死我也不相信财富来自于客观企业。

大家可能说你这还搞什么价值投资,我不再相信财富来自于客观标的物了。我认为财富来自于主观认知对客观标的物的扭曲和误判,价值是一种主观对客观的扭曲和误判,没有扭曲和误判,纯粹的客观标的物就像是一个妇女她生不出孩子来,财富的价值是来自于双变量影响的,是主观和客观的扭曲。当然风险也是扭曲。所以有了这个概念,只有市场错的时候才有价值,于是你说市场认为疫情冲击下不良飙升,它这个观点为什么是错的?他没有搞清楚什么是不良的直接决定因素。

我知道他为什么错了。他误以为经济状态是不良的直接决定因素,很多研究报告是这样写的,根据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我们做了广泛的调研,说外贸降了多少,内需降了多少,于是我们的GDP的增速竟然有可能降到零,包括有一些人甚至能认为是负。于是经济状态这么快速的下跌,这么糟糕的经济,银行不良率要好,那才怪了,所以他说经济不行了,所以银行就会产生不良。我告诉大家,此乃浅见也。

真正高水平的见解是什么呢?银行业的不良率与破产企业的数量直接相关。记住这句话值一个亿。这是董宝珍和小伙伴昼夜加班发现的。现在我们就来论证最核心的思维原则和我们凌通盛泰的发现:这是08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破产企业数量与美国银行业不良的对比关系,数据来源是一个叫贸易经济学的网站,是海外网站。你看一下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银行业的破产数量是2万家,一年2万家。

在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一年的破产数量是6万家,大幅飙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一下美国银行业的不良率,增了多少?右轴是不良率从一点几飙升到接近五了,在不良率恶化的时候,不良率与破产企业的数量数据几乎是合一的重叠,完全是趋同,不良率好转的时候,不良率的好转状态和破产企业数量也基本是平行的,只是说不良率好转的速度更快。这是这一观点的第1个证据。

我们再看英国在08年金融危机,他不是地震的中枢,它是受波及方,所以你看它的破产企业数量从4000增到了7000,也没翻一倍,因为美国是翻两倍英国不到一倍,那么它的不良率也是同步变化,并且在破产企业数量下降过程中,不良率好转的速度更快,这是英国,英国和美国都展现出了破产企业数量和不良率的同趋势。你看英国破产企业从4000涨到7000,其实英国的不良率它的增幅稍微更快一些,但是也仍旧保持了同步。

接着我们再看法国,法国的破产企业,这也是在金融危机前后,法国破产企业很少从300涨到了500,翻了不到一倍,你看它的不良率,它从2点多翻到4。他也同比例的变化,法国的破产企业随着金融危机的消化而好转的时候,破产企业减少的时候,不良率也自然下来。

这是德国。德国的破产企业数量一样的,我作为一个明确的宣布不良率不会上升的过程中,我呈现的证据,最关键的证据就是破产企业数量,是判断不良率走向的核心指标。如果这个观点能立得住,后面整个结论就正确了,所以你要带着否定怀疑来看,就是董宝珍和我们凌通团队做的对不对?我告诉你了,数据来自于贸易经济学,这个网站是海外的,你可以看到德国破产企业数量完全一样的趋势。

我们再看一下我们的邻居,日本的情况难道不是一样吗?是不是也是一样的?日本也是一样的。所以回看08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体,都是不良率同比例于破产企业数量。

大家会说董老师你为啥没提供过中国数据?非常遗憾,中国没有这个数据。我们查了很多资料,中国有一些学术机构,比如说一些大学作为项目研究,中国破产企业数量,但是没有官方的,没有权威的,甚至没有行业数据,行业也都没提过,所以中国就没有破产企业数量,导致我没有办法呈现破产企业数量和不良率的关系,但实际上中国它也受普遍规律影响。

有了这几张图,我们就可以回溯08年得到一个观点,至少在08年周期下,那次危机下,主要经济体的不良率跟破产企业直接关联。那么这个论证它是枚举法,它有可能恰巧那个阶段是这样的,还需要进行演绎法的论证,你看有的时候我的观点很像是胡说八道,但是那些看上去像胡说八道的观点,耗尽了我的心血,耗尽我很多头发,我都是昼夜跟小伙伴加班的。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小伙伴为了研究一个项目,为了研究观点,我们从下午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然后大家说太累了就休息,也没要求第2天早晨加班,结果第2天早晨大家放不下这个问题,没有人统一安排,早晨7点都起来了,就琢磨这个问题起早,我们就7点到9点彻底解决了。

这个认证是费了很大心血的,我给你归纳的论证,我也给你演绎的论证,因为我的核心观点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如果我一方面敢于抛出观点,另一方面又不提供证据,我这个就不太好,所以我们再看他的演绎论证:2019年大家可能在网上看到,我从南走到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我就演讲说中国有机会等等,在那些演讲视频中,大家从网上都能看到,我有一个观点,当时就形成不良率直接跟企业破产数有关,这个观点是19年就形成了,与经济经营状态关系不大。

只要在不好的经济状态下他没破产,比如他去年赚了一个亿,今年只赚100万,甚至今年亏了1000万,他只要能存续,它就不会形成不良,他最多是逾期。他没有实质风险,这是我在19年就提出的观点,大家可以看我在19年的演讲。

大家看这个是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讲这个话,这是央行副行长,这是老银行,他说:银行不良率大部分来自于破产企业,来自于企业倒闭。其实你闭着眼睛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的?只要他不倒闭,他就能还嘛。哪怕他今年亏损了,他也能还。你会说我可以给你展期怎么的,只要他能活着,他就不会构成实质倒闭,实质风险,实质不良,所以银行不良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倒闭。那么企业倒闭又与什么有关系呢?大家千万不要机械唯物论,说企业倒闭只怨企业,教条机械唯物论就这么思考。

企业倒闭只决定于企业本身吗?企业倒闭不倒闭与企业也有关系,确实是如果企业不怎么样经营失误,他也可以倒,也是倒闭的关键原因,但是很重要的是企业倒闭不倒闭,与银行的信贷政策有关系。刘国强副长讲,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银行加大信贷,改善了经济和金融的循环,反而可以降低不良资产,可以降低。大家一定要知道:资产质量的好转和恶化,其实主要是与系统有关系,最关键是信贷政策。信贷政策的松与紧,对企业的倒闭的影响,有的时候是大于企业本身的主观努力的。所以你看一下刘国强先生这个意思说,不良大部分来自于倒闭,倒闭也不完全由企业决定与信贷政策有关系,于是这个逻辑就是说银行的不良多少与银行本身的对企业的政策有关系,大家理解了吧?一定要立足于系统,立足于经济和金融的循环,有时候我就不太知道,我的微博有人留言,“你还相信人民银行,老董你这么幼稚,怎么能相信人民银行,你应该相信三流小报和那些分析师,”我告诉你,人民银行的官员的水平比三流分析师强老鼻子去了。三流分析是很差,虽然很会表演说的一套一套,这些老银行说的话才是一字千金呢。

所以最终的银行是可以通过银行自己的政策决定自己的资产质量,好转还是恶化的。所以银行不是被动的角色,企业才是被动的角色,企业的命运掌控在银行,但绝不是银行的命运掌控到企业,同志们同意吗?

大家在市场上被灌输的观念是银行的命运掌握在企业的手里,错了!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逻辑,当我费很大的劲论证了破产企业的数量直接决定于不良率的多少的时候,实际上就找到了一个方向,你控制不良率,以及降低不良率的方法,就是控制破产率,控制破产企业的数量,大家要知道我自己是很自信的人,我认为我今天演讲的学术水平,在讨论中国银行业不良率的走向的问题上的学术水平是中国最高的。我非常自信,我认为我现在谈的东西,我作为一个股票投资人,我没有看什么,你看我也没讲很多股票,我谈的现在的问题是关于银行业资产质量中在中国范围内水平最高的,我这么吹牛能得到什么?我就是让你重视我的观点,你回家好好把我的观点和市场流行观点比较以利于你个人的利益,我吹牛也不是为了个人利益。

因为控制银行不良率是最重要的,金融经济工作监管层,这是他的工作,大规模不良出现中国要出大事的,所以你怎么控制呢?